LTE系统中宏小区与femtocell的切换方法
本文采用Matlab对LTE系统进行系统级仿真,宏基站采用传统的蜂窝小区覆盖,采用环数为1的7基站三扇区结构,即中间一个基站,周围环绕6个基站。在7基站内设定仿真的ROI (Region of Interest, 有用区域),根据用户总数比例在每个扇区随机撒入宏用户,如果用户超出ROI,则重新随机分配用户位置[8]。femtocell采用简单的单个随机部署,初始化功率100mW,即20dBm,覆盖半径20米,每个femtocell初始化接入四个用户,具体参数如表1所示。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47461.htm
对标准切换算法、CAC切换算法、本文所提方法分别进行仿真验证,并对仿真结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如图7、图8所示。

图7为三种算法在4个阶段内的掉话率直方图,其中掉话率是掉话次数与切换次数的比值,每500个TTI统计一次掉话率。从直方图分布可以看出,标准切换算法中,各阶段的掉话率基本相同,变化不大;CAC算法中,掉话率在各阶段虽然都比标准切换算法低,但是各阶段也同样没有明显变化;而采用本文提出的算法时,随着仿真的进行,HOM的值会根据当前femtocell小区内的负载进行动态的调整,femtocell的发送功率也为达到最适合的覆盖而做动态的调整,因此掉话率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并且从图中也可以看出,本文提出的算法的总体掉话率也明显比其他两种算法低。

图8为三种算法用户吞吐量的CDF (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 累积分布函数)曲线图。从图中可知,本文算法、CAC算法、标准切换算法用户吞吐量高于1.5Mbps所占百分比分别为50%、25%、20%,用户吞吐量低于0.5Mbps所占百分比分别为5%、10%、10%,由此可知,本文算法有效控制了边缘用户的干扰,提高了边缘用户的吞吐量,同时提高了切换的成功率,从而提高了整体用户吞吐量,从图中平均吞吐量数值也可得出同样的结论,且可以看出本文算法比标准切换算法用户平均吞吐量提高了0.36Mbps。
4 结束语
本文针对宏小区与femtocell之间的不必要的频繁切换提出了自适应切换方法,所提出的自适应方法既包括自适应功率调整,也包括自适应选择HOM。与标准切换算法和CAC算法相比,由于自适应切换方法动态地调整HOM和femtocell的发射功率,因此掉话率随着仿真时间增加有降低的趋势,并且提高了用户平均吞吐量。
可控硅相关文章:可控硅工作原理
比较器相关文章:比较器工作原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