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机械的无轴、数控、自动化技术简析
5.2004年德鲁巴印刷展上的最大亮点是推出JDF全自动化工作流程。它以标准的形式将印前、印刷、印后串在一起,使印刷的整个过程全部自动完成。JDF还是一种语言,不同厂家的设备可以通过这种语言连成一条生产线,完成同一项任务。印刷过程的全自动化,整个传动系统一定是数控系统。
6.采用数控系统的另一个好处,使印刷过程实现完全的柔性化,可以根据印品个性要求随意开动哪些机组,停止哪些作业,不需要机械离合器,不需要更换凸轮,可以根据需要开正反车,上版可以几个机组并行减少了上版时间等等。
7.印刷机械采用数控系统的时机已经成熟。有的数控技术公司技术指标已经实现连续功率输出高达375千瓦、交流电网电压为380-480伏、最高额定扭矩600牛顿米、传动比最大可以I:65000到65000:1,套准精度可达到1/4000000转、电子齿轮精确调整可达32位,这些要求完全可以满足印刷机械产品的技术要求。
二、当代印刷业三大科技成果
1.CTP技术革命。当代印刷技术科技发展的最大亮点是CTP。
CTcP数字技术。随着数字印刷机、数字直接制版机、数码打样机、数字喷墨印刷机的出现和发展,传统的制版设备、传统的打样设备面临淘汰,广告业和快速印刷业市场受到强烈冲击。用于大批量生产的传统印刷设备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批在机制版印刷机、无版印刷机、激光成像印刷机、喷墨印刷机已经产业化,并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2.数字化工作流程继续发展CIP3。
CIP4、7DF等数字化工作流程的出现,使桌面彩色系统的设计数字信息传递给制版设备,再传给印刷设备的调整系统,2004年的德鲁巴展览会又将这些设计的数字信息,继续向印后传递,将印刷品的整个制作过程联成一体,实现资源共享,节省了大量的中间环节,成为新一届展会的亮点。
3.数控技术是印刷设备的发展方向。前两点科技成果是印刷技术的革命,后一点科技成果是印刷机械制造业的革命,也可以叫做将传统印刷机械设备传动的电气控制转变为数字控制。目前,为印刷机械企业提供数控系统的公司主要有德国西门子公司、德国博士力士乐公司和伦茨公司、日本安川公司,另外日本发那科公司还没有进人印刷机械行业,还有国外一些机床厂如日本大限、马扎克、三菱、日立都具有自己的数控系统。我国有十多家数控制造公司,主要为机床厂提供数控系统,主要数控系统供应商有:北京航天数控、北京KND公司、沈阳蓝天数控、上海的开通数控、南京清华通用和新方达数控、成都的托普和广泰数控、深圳众为兴数控等。为印刷机械配套的厂家还没有,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合作。
国外,数控技术己经广泛应用,卷筒纸印刷机采用直流调速、变频调速的设备已经少见,我国仅有几家企业刚刚推出采用这种技术的样机,离产业化的进程尚有较大距离。
三、加快自动化进程
印刷机械设备自发明以来,在长期发展的进程中,走过从手动到机械化的阶段,在近代,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走的是逐步自动化的道路,自动化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半自动化阶段—印刷品主要作业实现机械化,承印物仍需靠人工输人和输出。如老虎嘴模切机、烫金机、丝网印刷机等。
2.单机自动化阶段一一印刷品整个制作过程机械化,人只负责印刷品质量的调整、更换作业器具和辅料(如承印物、版、油墨、刀具等)。相关设备,如各种印刷方式的印刷机、装订机、制盒机、包装印刷设备等。
3.辅助操作的自动化阶段—在单机自动化的基础上,辅助作业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如设备的质量调整、自动上纸、自动上版、自动上墨和水等。如国外进口的卷筒纸印报机、高档单张纸印刷机等。
4.联机自动化阶段—在单机自动化的基础上,将印品制作过程的数台设备连接在一起,自动运行,如骑马装订机、精装联动线、无线胶订机、柔版印刷机等。
我国印刷过程中还没有实现机械化的手工操作程序主要有:纸张预制、上版、清洗象皮布、卷筒纸自动上纸、自动上墨,还有的小印刷企业仍然采用手工配页、手工折页、手工书刊精装、手工插页、人工打捆等。
印刷机械产品自动化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印前设备处于半自动化阶段。印刷设备处于联机自动化阶段,辅助操作自动化水平较低。印后设备大都处于单机自动化阶段,联机自动化设备较少,主要靠进口。
印刷机械设备面临国外主要厂商的挑战,在我国市场的占有率承增长趋势,尤其高端设备主要靠进口。我们如何应对这一现实情况,尤其在当前应用CTP和数字化工作流程的浪潮风起云涌之时,本人认为:既要关注CTP技术和数字化工作流程的发展动向,更要实际推进数控技术的广泛应用,并下力量提高产品的自动化水平,解决国产设备劳动强度大、需要人员多、质量靠人驾驭的落后技术现状,才是当务之急。
伺服电机相关文章:伺服电机工作原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