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模拟技术 > 设计应用 > 音箱评测的常用术语详解

音箱评测的常用术语详解

作者: 时间:2011-04-25 来源:网络 收藏
,更具有立体感,使声音轮廓的阴影更清楚。


音质与音色
  音质

  音质是指声音的品质,在英文里,音质(TONE QUALITY)与音色(TIMBRE或TONE COLOR)一看便知其所指不是同一件事。但是在中文里,音质与音色经常被混用、误用。

  那么,到底什么叫作声音的品质呢?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我们在评价汽车的品质好坏时,品质多指汽车的性能、安全、使用寿命等,而不是指它的造形是否花哨时髦,同样地,对音质,音箱的品质而言,也不是指它的层次如何、定位如可等,更多地专其其耐不耐听。一件音质很好的音箱,它表现在外的就是舒服、耐听。相比较而言,有的音箱可能生猛有力解析力也强,但是不耐久听,那可能就是音质的问题。一件好的音箱,其音质就应该像一副好嗓子,让人百听不腻。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质”就是与生俱来的天性。音质高贵、很好、很美就代表着这件器材的本性很好,它让人听起来很舒服。

  音色

  音色从字面看是指声音的颜色,当然,我们都知道,声音是没有颜色的,不过,也常听到类似的说法:这把小提琴音色真冷、这把小提琴音色真暖等,这就是指小提琴的音色而言。

  在Hi-Fi人士看来,声音就像光线一样,是有颜色的,不过它并不是用眼睛看到的,而是以耳朵听到的。通常,音色愈暖声音愈软;音色愈冷声音愈硬。太软或太硬当然都不是很好。有时,音色也可以用“高贵”之类的字眼来形容,基本上它也是天性之一。不过,就像布料一般,布质是指它的材料,布色却是指它的颜色,这其间还是有明显的界线。

  透明感

  声音的透明感几乎是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名词。不过,使用创新声卡的朋友可以比较一下同一首乐曲在别的声卡下播放的情况——当然,前提是要使用具有不错品质的音箱——也许便能体会到创新使用多年的广告词“水晶般清澈”的涵义,这在某种程度上即代表透明感。

  透明感的不同使得有些音箱听起来澄澈无比,有些则像蒙上一层雾般。对音箱而言,如果透明感不佳的话,在整体表现上便会下降多个档次。最好的透明感是柔和的,听起来耳朵不会疲劳;较差的透明感像是伤眼的阳光,虽然看得清楚,但很伤神。大部份的音响器材无法达到既清楚又柔和的透明程度,而只能单单表现清楚而已。

[page_break]
音箱的细节还原能力
  生动

音箱还原能力的生动可以使音乐听起来更活泼,不会死气沉沉。这是音乐好听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好像一个卓越的指挥家能把音乐指挥得充满生气;而蹩脚的指挥往往将音乐弄得呆板。

  解析度

解析度的概念相对容易理解,可以将其显示器的分辨率类比,分辨率高的显示器,可以将图像的细节显示得更清楚,而好的音箱,则可以将声音中细微复杂的部分清晰地还原出来,描述这种能力的指标即是解析度。

  一般而言,音箱的解析度多指低电平时(声音细微的变化)时的解析度,对高端Hi-Fi设备,才有高电平的解析度一说,指的是极端爆棚时对声音中各种元素的还原能力。——对PC音箱而言,这纯属奢望。

  细节再生

从某种意义上说,细节与暗部层次清楚也可以归结到解析度,不过,解析度并不能代表所有的细节再生与层次感,比如由前往后一排排的层次感仅靠解析度就不足以完成。

  细节泛指乐器的细节、堂音的细微再生与录音空间中所有的杂音。一件音响器材细节再生的多寡很容易经由AB Test 比较出来。音箱的细节再生与还原能力取决于很多因素,如低失真、高讯噪比、高灵敏度、高解析度、透明感等。细节少的器材听起来平板乏味:细节多的器材起来趣味盎然。一件优秀的音箱,必然要保证在丰富的细节再生能力。

[page_break]
音箱的动态还原能力
  速度

速度在音箱对声音的具体还原主要表现在上升时间与回转率,强调的是音箱表现中各项反应的快慢。

  动态对比度

  动态对比通俗地说,也可以理解成声音的强弱对比,即大声与小声之间的对比。

  一般而言,动态对比也可以分为大对比度的动态对比与小对比度的动态对比。比如说,古典音乐的动态对比往往很大,缘于其最大声与最小声的对比很大;而摇滚乐虽然声音很大,但是它大小声的起伏并不大,因此动态对比并不大。

  什么是对比极小的动态对比呢?也就是强弱很接近的细微对比。这种细微的强弱对比就像水波荡漾般,远远看好像不动,近看才知道它是一直细微的在波动。动态对比用最浅显的说法应该是这样的:极大的动态对比像惊涛拍岸;极小的强弱对比就是清风吹拂下的湖水波动。

  音箱的整体平衡能力

  从整体的角度看,音箱就象控制乐团的指挥一样,应该求得一个整体的平衡。这就好比一个乐团中,人人皆是独奏的高手,但是每一个人都想出锋头,不听指挥的诠释,如此一来虽然个别演奏水准高,但是乐团的整体平衡性一定很差。这样就不是一个好乐团。同理,一款音箱纵使单独来看每项性能指标都不错,但若无法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那么也一定不耐听。此时,不管解析度多高、动态对比多好也没有用。关于这项指标,很多时候无法用具体的可量化指标衡量,要分辨音箱的整体平衡能力就像多听音乐会才能分辨乐团好坏一般,祗有靠自己丰富的聆听经验来判断了。

  此外,整体平衡能力还包括高、中、低频段的适当量感分配。例如我们所说的低频基础要好就是其中之一。所谓低频基础就是低频段在整个音乐里造成的稳固、稳定的状态。大部份的音乐迷都希望音乐是很厚实、丰润的,而不希望高频多过中频、低频,而造成头重脚轻的情况。这种合理的高、中、低频段量感也是音箱旳整体平衡能力的体现,整体平衡能力强的音箱听起来就会耐听,这也就是一般人所说的音乐性。

  比如说,在音箱摆位时,首先要得到的就是整体的平衡性。千万不要为了音场表现,而牺牲了雄厚的中频与低频,如果您的音箱离墙太远时低频会不足,那么就应该让音箱靠墙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