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模拟技术 > 设计应用 > 沥青软优点自动检测装置的设计

沥青软优点自动检测装置的设计

作者: 时间:2012-02-08 来源:网络 收藏
时钟的下降沿变为输出端,与单片机的P1.1连接;引脚9(KEY)为按键有效输出端,平时为高电平,当检测到有效按键时,此引脚变为低电平,与单片机的P1.2连接;引脚6(CS)为片选输入端,该引脚为低电平时,可向芯片发送指令及读取键盘数据,与单片机的P1.3连接;引脚7(CLK)为同步时钟输入端,向芯片发送数据及读取键盘数据时,该引脚电平上升沿表示数据有效,与单片机的P1.4连接;引脚10~16(SG~SA)为段g~a驱动输出;引脚17(DP)为小数点驱动输出;引脚18~25(D0~D7)为数字0~7位驱动输出;引脚26(CLKO)为振荡器输出端;引脚27(RC)为RC振荡器连接端;引脚28(RESET)为复位端。详细的应用方法请参考文献[1]。

从上述介绍可以看出沥青软化点装置的主要硬件分配为:T0为整个系统的定时器;T1为由LM331组成的串行A/D转换器的计数器;INT0和INT1为两个沥青试样下坠达到25.4mm时的中断输入;p1.0~p1.4分别接到HD7279A的DATA、KEY、CS和CLK端。

3 软件设计

沥青软化点系统的硬件设计好后,就可以进行软件设计[4]。下面通过几个主要程序来说明整个检测系统的设计思想。

3.1 主程序的设计

首先设好堆栈和关中断,清标志位和设优先级,并设T0和T1的时间常数和工作方式,然后清时间计数单元,测试HD7279A,开中断,最后进入循环体。在循环体中主要执行键值处理子程序和显示子程序。

3.2 温度检测子程序的设计

温度检测电路是将连续温度的变化转换成频率的变化,转换后的频率变化由LM311的引脚3送入到单片机的T1计数器中。T1的计数值则是温度值。单片机的T0设为定时器,通过定时器每1秒采样一次的。

图4

3.4 沥青试样受热下坠检测子程序的设计

两个沥青试样分别由单片机的INT0和INT1端检测。设一个标准位iball记录试样是否有下附的情况,iball=0为无试样下坠,iball=1为有试样下坠。再设两个试样分别为Rball和Lball。当检测装置加热达到沥青度样的软化点温度时,试样上坠到25.4mm,使得光源被遮住,光电管的电阻升高,通过光电检测电路触发INT0(INT1)进入中断服务子程序。中断服务子程序首先保护现场,关中断INT0(INT1),把当前的温度值送入到显示缓冲区;然后检测iball是否为1,如iball=0,则iball置1,如iball=1,则停止T1计数;在这之后调用显示子程序显示沥青软化点温度值。

3.4 键盘与显示子程序的设计

该子程序定义功能和数字键盘,通过HD7279A完成信息输入和显示。

以上提出了沥青软化点装置的总体设计方案,并且介绍了该装置的设计思路。经过对各部门电路的调试以及对组装起的一台样机进行总体调试,证明基本达到设计所提出来的要求。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自动检测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