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模拟技术 > 设计应用 > 仪器仪表运用中的反扰乱举措

仪器仪表运用中的反扰乱举措

作者: 时间:2013-09-10 来源:网络 收藏
TER-SPACING: normal; orphans: 2; widows: 2;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c的抑制Ec是叠加在二次仪表任一输入端与地之间的干扰,主要由地电位不同引起,防止共模干扰通常采用屏蔽和接地相结合的方式来抑制干扰。

  为了安全起见,通常二次仪表和信号源壳体都接大地,以保持零电位。信号源电路以及仪表系统也需要稳定接地,如所示,两点接地,由于存在地电位差,产生共模干扰。因此,系统接地通常采用在信号源侧或二次仪表回路单点接地,如所示。为了提高仪表抗干扰能力,仪表生产厂家一般都把放大器浮地,以切断共模干扰的泄漏途径,使干扰无法进入,另外,事实上信号源侧对地也不可能绝缘,采用4a)的接地方式不可能彻底消除地电位差引入的干扰,因此为了提高二次仪表的抗干扰能力,4b)所示的接地方法是经常采用的。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将屏蔽和接地结合起来应用,往往能解决大部分的干扰问题。如果将屏蔽层在信号侧与仪表侧均接地,则地电位差会通过屏蔽层形成回路,由于地电阻通常比屏蔽层的电阻小得多,所以在屏蔽层上就会形成电位梯度,并通过屏蔽层与信号导线间的分布电容耦合到信号电路中去,因此屏蔽层也必须一点接地。并且,信号导线屏蔽层接地应与系统接地同侧,如4所示。即当不接地的信号源与接地的二次仪表放大器相连时,屏蔽层应如4a)所示接至放大器的公共端,而当信号源接地、放大器浮地时,屏蔽层应如4b)所示接至信号源公共端。

  事实上,由于二次仪表的外壳为了安全需要接地。而仪表的输入端与外壳之间一定存在分布电容和漏电阻,浮地不可能把泄漏途径完全切断,因此,必要的时候,通常采用的是双层屏蔽浮地保护。

  也就是在二次仪表的外壳内再套一个内屏蔽层,内屏蔽层与信号输入端以及外壳之间均不作电气连接,内屏蔽层引出一条导线与信号导线的屏蔽层相连接,在信号源处一点接地,这样使二次仪表的输入保护屏蔽及信号屏蔽对信号源稳定起来,处于等电位状态,可以大大提高二次仪表抗干扰的能力。

  以上针对仪表应用中干扰产生的方式,对实际工程中经常采用的几种抗干扰措施予以介绍。实际使用中,工业生产现场的干扰情况复杂,用一种抗干扰方法往往很难解决问题,应针对不同情况,将信号线的扭绞、屏蔽、接地、滤波、隔离等各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以便获得满意的效果。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