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模拟技术 > 设计应用 > 裸眼3D技术几个主要难点

裸眼3D技术几个主要难点

作者: 时间:2013-09-21 来源:网络 收藏
, arial; TEXT-TRANSFORM: none; COLOR: rgb(0,0,0); TEXT-INDENT: 0px; PADDING-TOP: 0px; WHITE-SPACE: normal; LETTER-SPACING: normal; TEXT-ALIGN: center; orphans: 2; widows: 2;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两类主流裸眼3D技术各有千秋

  柱状透镜式技术的优点是,没有阻挡背光的模块,因此显示器亮度不受影响。但它对观众观看屏幕时的角度有较严格要求,如果角度不合适则可能无法看到三维效果。

  除了这两种技术,目前业内还有通过改变光源指向实现的技术(索尼),以及通过多层液晶屏叠加实现立体感的“MLD”技术等等。但这类技术要么处于实验室阶段,要么因为成本问题难以在电视机上实现,目前看来要成为未来主流裸眼3D技术的难度还比较大。

任天堂的3DS便携式游戏机就采用了视差障壁式3D技术

  目前已上市的裸眼3D设备中,视差障壁式3D技术是比较常见的类型,这种技术多运用在3D手机(夏普SH8168U)、便携式游戏机(任天堂 3DS)这类小尺寸的设备上。而东芝这次在国内展示的56吋3D电视则使用了柱状透镜技术,因为电视机对亮度、分辨率的要求较高,前者还难以胜任比较苛刻的应用环境。

  困扰裸眼3D技术的几个

  亮度、分辨率、视点、困扰裸眼3D技术的几大难点

  其实不管是那种裸眼3D技术,要实现大规模的商用化都还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即便是前文叙述的比较成熟的视差障壁式裸眼3D技术和柱状透镜式3D技术,它们的优缺点也是互相之间相对而言的,如果真的要和现有的快门式3D技术或者偏光式3D技术相比,都还存在这不小的差距。

  不管是哪种裸眼3D技术,目前普遍面临的问题,也是最大的问题来自于3D模式下的分辨率。

  困扰裸眼3D技术的几个主要难点

  例如任天堂不久前发布的裸眼3D游戏机3DS,其主屏幕的分辨率是800×240,但是切换到3D模式下分辨率则变为400×240,即左右眼各对应一半的水平像素,因此最终玩家看到的3D画面,实质上也只有400×240的分辨率;而夏普、LG之前发布的裸眼3D手机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只要切换到3D模式下,分辨率必然会出现较大程度损失。

  东芝刚刚展出的裸眼3D电视,仍处于开发中,具有3个最佳视点。但对于真正应用来说,3个视点显然还是不够的

  第二个问题是裸眼3D的视点问题。其实无论是任天堂的3DS游戏机,还是那些裸眼3D手机、3D相机、摄像机,如果想要观看到比较生动的3D效果,都需满足合适的角度和距离,否则轻则3D效果降低,严重的话只能看到充满了重影的影像。

  除了裸眼3D技术自身的不完善,另一影响裸眼3D电视普及的因素可以归纳为来自现有3D技术的阻碍,毕竟从成本、时效性等方面看,现有的3D技术比裸眼3D技术来得更加务实。

现有3D技术对裸眼3D也构成实质性挑战

  目前3D电视最常用的3D成像技术无外乎快门式3D和偏光式3D两种。这两种3D技术最大的特点,也可以说是共同的“劣势”,就是需要观众佩戴3D眼镜,否则就看不到3D立体效果。但除此之外,这两种3D技术还是有不少可取之处的。

现有3D技术对裸眼3D也构成实质性挑战  

全息投影相关文章:全息投影原理


关键词: 裸眼3D 主要难点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