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CAF失效机理及分析方法
3.3 切片检查
找到失效位置后,需对失效产品进行剖切,以确认CAF形成的真正原因。首先需对失效区域进行垂直研磨,以找出发生CAF的层数。
切片研磨到孔中心位置,可以观察到两孔中间玻璃纱束中有通路,存在铜迁移现象。实例图如图7所示。
其次对失效区域进行水平研磨,可以观察到孔间的CAF情况,如图8所示,可发现其中基板层存在孔间烧焦。
3.4 SEMEDS(能散X线光谱仪)分析
SEMEDS是用聚焦的很细的电子束照射被检测的试样表面,通过检测二次电子或背散射电子信息进行形貌观察,同时测量电子与试样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特征X-射线的(频率)波长与强度,从而对微小区域所含元素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基于以上原理,将上述剖切好的切片失效区域使用SEM观察其外观(如图9所示),同时利用EDS对不良区域进行元素分析。在正常区一般由碳。氧。镍等元素组成,而有CAF通过的区域除有正常元素存在外,还有铜、溴、氯等元素(见表1)。
由图9的SEM图可以看出,玻纤周围有铜丝和空隙存在。表1的数据显示与以上所讲理论相符。
4 防止CAF效应对策
目前,越来越多的客户对产品的CAF性能提出要求,作为PCB加工商,应尽量选取一些能够避免CAF失效的制作方法以满足客户需求。根据以上分析和实例剖析,提出以下几种改善措施供参考。
(1)优化密集孔设计,尽量采用错位排列的方式设计孔的分布;
(2)优先选用耐CAF的板材(最好选择开纤布压制成的板材);
(3)尽量避免使用7628等粗纤维材料(尤其是间距≤0.7 mm的产品);
(4)对PCB钻孔。除胶渣等对CAF影响较大的工序严格管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