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科创板IPO!节卡机器人在协作机器人赛道抢跑 “国产第一股”
节卡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节卡股份”)的科创板上市之路已历经关键阶段。
公司于2022年12月启动IPO辅导,2023年5月正式获上交所受理。截至2025年5月,其审核状态仍处于问询阶段,尚未进入上会环节。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2505/470803.htm在审核过程中,节卡股份多次调整募投项目。
原计划募资7.5亿元建设的 “年产5万套智能机器人项目”,因市场需求变化和产能规划优化,更名为 “智能机器人生产项目”,产能由5万套缩减至4万套,投资总额从4.23亿元降至3.73亿元。
尽管如此,公司在建及募投项目达产后,总产能仍将增至5万套/年,是2023年产能的近10倍。 行业预测,2027年中国协作机器人销量仅9.5万台,而节卡股份单家产能即占近半。
节卡股份尚未实现持续盈利。
2021-2023年,公司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846.38万元、4.40万元、-3567.93 万元,2024年上半年亏损进一步扩大至773万元。亏损主因包括研发投入高企(2023年研发费用率20.92%)、销售费用攀升(2023年销售费用率30.93%)及股权激励产生的股份支付费用。
不过,公司对2025年业绩持乐观态度,预计全年营收6.21亿元,扣非净利润 1700万元,实现盈亏平衡。
目前,协作机器人市场呈现 “国产崛起与国际垄断并存” 的格局。
2023年,节卡股份全球市场占有率约8.2%,位列国内第一梯队,但仍落后于遨博(33.3%)、优傲(30%)等国际厂商。
与此同时,国内厂商同质化竞争加剧,价格战导致毛利率下滑 —— 节卡股份整机业务毛利率从2021年的52.49%降至2023年的52.85%。
值得注意的是,越疆科技已于2024年12月在港交所上市,成为 “协作机器人第一股”。其2024年营收3.74亿元,同比增长30.3%,但净利润仍亏损9536万元,股价波动较大。这一分流效应可能加剧节卡股份的市场竞争压力。
为增强竞争力,节卡股份近期动作频繁。
2025年4月,公司与卧龙电驱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机器人驱动系统、人工智能算法等领域深度合作,目标是推动协作机器人向更安全、更柔性的方向演进。
此外,节卡机器人参与2025年央视非遗晚会,通过机械臂演绎皮影戏,展示 “非遗 + 科技” 融合成果,显著提升品牌曝光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