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国际视野 > 市场分析 > 2024年巴黎车展:中国汽车制造商提升在欧洲的知名度

2024年巴黎车展:中国汽车制造商提升在欧洲的知名度

—— OEM亮点
作者:Ian Fletcher Principal Analyst 时间:2024-10-29 来源: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 收藏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2410/464124.htm

意义:

除了众多欧洲汽车制造商参加正在举行的巴黎车展外,多家也在车展上发布了各自进军欧洲市场的新车型。

展望:

此次参展是在欧盟委员会对日益增长的中国产纯电动汽车(BEV)采取加征关税等抵制措施的大背景下进行的。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预测显示,2023年在欧盟注册的中国产乘用车数量为508,700辆,2024年将增至563,100辆。我们预计2025年将大幅增长至812,700辆,并在2027年达到977,600辆的高点,这一数字在随后几年将有所回落。

1730202843282934.jpg

Source:Skyworth

除了众多欧洲汽车制造商参加正在举行的法国巴黎车展外,多家也在车展上发布了各自进军欧洲市场的新车型。其中,零跑汽车尤为引人注目,由于此前Stellantis投资了这家并且在合资企业零跑国际中持有多数股份,因此零跑汽车也成为Stellantis参展阵容的一部分。零跑汽车不仅在车展上展出了其将在欧洲销售的首批车型——纯电动T03都市轿车和C10中型跨界车,还展示了C16中型跨界车以及全新的B10紧凑型跨界车。B10车型为全球首次亮相,尽管目前对外披露的细节不多,但该车型基于零跑汽车全新的LEAP 3.5架构打造,该架构集成了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可定制的数字座舱以及众多“智能驾驶功能”。这家汽车制造商表示:“B10电动汽车集时尚、性能与先进科技于一身,能够满足那些追求科技且具有环保意识的、消费者的需求。”据报道,该车型将于2025年年中在欧洲投产。零跑汽车还确认,自上月底在欧洲开始销售以来,其已在13个欧洲国家拥有超过200家经销商,并计划到2025年底将在欧洲的销售点增加至500个。此外,虽然目前零跑汽车在欧洲销售的车型主要以纯电款为主,但零跑国际首席执行官忻天舒向《欧洲汽车新闻》(ANE)表示,公司明年将增加其动力系统的类型,推出配备燃油增程器的车型产品,他强调“我们将在所有有需求的市场销售增程车型。”预计采用此类动力系统的车型包括C10和B10,其中C10将搭载最大功率为94马力的1.5升的汽油发动机及50升油箱,并配备28.4千瓦时电池组。据称,这款车在中国轻型汽车行驶工况下的纯电续航里程将达到210公里,综合续航可达到1,190公里。

1730202859982178.jpg

Source:Leapmotor B10,Leapmotor

在巴黎车展上,比亚迪除了展出海豚、Atto 3、海豹和海豹U DM-i车型外,还将展示其海狮07纯电中型跨界车,这款车将进一步丰富其在欧洲的产品阵容。该车目前已在中国上市,采用了比亚迪“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以及刀片电池技术,并搭载了“最新的座舱界面”。据称,该车四驱版车型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仅需4.5秒,最高充电功率可达230千瓦。据报道,该车将于2024年第四季度在欧洲上市销售。与此同时,比亚迪的高端品牌仰望借此机会在法国首次亮相,并特别展示了其U8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尽管比亚迪2024年在开拓欧洲新市场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执行副总裁李柯表示,公司觉得可以做得更好。这位高管向《欧洲汽车新闻》表示:“我们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因此在接下来几个月内,将会看到比亚迪做出的一些变化。”这包括计划到2025年底将其在欧洲的经销商网络扩大“两至三倍”。在德国,比亚迪将更快地扩大其零售网络,在收购德国的分销商Hedin Electric Mobility后,2025年底经销商数量将从目前的26家增加至120家。李柯强调:“如果比亚迪想成为全球顶级的汽车品牌之一,我们必须这么做。”她还提到,比亚迪需要适应欧洲地区的消费者,该地区的消费者“有点保守”,许多人对于转向纯电动汽车(BEV)感到犹豫不决,尤其是一些市场的激励政策力度减小或结束之后,同时其他汽车制造商也在反对采取更严格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这位高管继续说道:“这是一个充满混乱和挑战性的市场,但我们拥有丰富的经验。一旦消费者体验过我们的产品,他们会立刻爱上它。”对于欧盟对中国制造的纯电动汽车征收更高进口关税的决定,李柯向该行业刊物表示,加征关税是一个“短期挑战”,更高的成本将转嫁给该地区的消费者。不过,比亚迪在匈牙利建造的第一座乘用车生产工厂将于明年投产,该工厂生产的汽车将供应给欧洲市场;另外,比亚迪还将于2026年在土耳其建造另一座工厂。

1730202874368781.jpg

Source:BYD Sealion 7,BYD

广汽集团在车展上展出了专为欧洲市场定制的新款埃安V纯电动紧凑型跨界车。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款车“满足全球消费者对时尚、品质和安全方面的标准”,满电续航里程可以达到520公里,充电15分钟即可增加多达255公里的续航。据报道,这款车将于2025年中期在部分欧洲市场上市,售价约为4万欧元。在广汽展台上还有另外五款车型展出。活动开幕前,广汽国际业务总经理卫海岗向路透社表示,公司正在探讨在欧洲本地生产电动汽车,以规避欧盟加征关税决定带来的影响。他表示,尽管加征关税决定即将实施,广汽仍将欧洲视为一个“相对开放”的重要市场,但他承认“关税问题肯定对我们有影响。但从长远来看,这一切都可以克服……我相信总会有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卫海岗指出,“本地化生产将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之一……我们正在积极地探索这种可能性。”不过他也表示,对于是否会选择共享或收购其他公司的工厂,还是新建一座全新的工厂,相关讨论仍处于初期阶段。

小鹏汽车则在巴黎车展上全球首发了其新款P7+。公司还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尽管面临来自欧盟关税的压力,但公司仍将持续扩大其在欧洲市场的业务,目前小鹏汽车已在挪威、丹麦、瑞典、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德国、法国、冰岛、西班牙和葡萄牙布局相关业务。此外,据《Autocar》报道,小鹏汽车还计划继续向海外扩张,并将在未来几周内推出G6跨界车。

1730202891874196.jpg

Source:Lynk & Co. 02,Lynk & Co.

创维汽车也参加了此次车展活动,展示了其全新的纯电动紧凑型掀背车创维Q,创维汽车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车展现了“品牌的市场愿景”。据悉,这款车的车长为4,297毫米,宽为1,836毫米,高为1,536毫米,配有前置LED灯条、18英寸轮毂以及大型全景玻璃车顶。在内饰方面,该车仪表板配有一块15.6英寸触摸屏,搭配八扬声器Metz音响系统,另外还为后排乘客提供触摸显示屏。该车计划利用功率为150千瓦的电机提供两种动力系统配置,其中大容量版车型的综合续航里程可超过300英里,并且仅需20分钟左右即可将电池从10%充电至80%。据称,该车百公里加速时间仅需3.9秒,并配备了全面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套件,包括智能巡航辅助、自动紧急制动系统、车道保持辅助和智能车速辅助。创维汽车的英国进口商Innovation Automotive表示,在11月发布创维BE11跨界车后,创维Q预计将于2025年第三季度推出,并将提供七年10万英里的保修和八年15.5万英里的电池保修服务。

尽管吉利旗下领克品牌没有参展,但车展举办期间恰逢该品牌面向欧洲市场推出的首款纯电动车型02首发亮相。该车在国内市场命名为领克Z20,车长4.46米,宽1.84米,高1.57米,与沃尔沃EX30同样基于吉利SEA纯电架构打造。这款五门车拥有“时尚动感的外观和先进的数字座舱,用户友好型内饰采用回收材料制成,设计则出自领克位于瑞典哥德堡的全球设计工作室”。该车搭载一个功率为200千瓦的电机,峰值扭矩可达343牛米,配备容量为66千瓦时的电池组,根据配置不同,续航里程最高可达445公里。在线预订已于10月11日开始,起售价为35,495欧元。不过,ANE报道称,这款新车型在欧洲的零售模式也将发生变化,领克的新车及二手车都将通过沃尔沃经销商销售。领克国际首席执行官Nicolas Lopez Appelgren在领克02的发布会上表示,这款新车型将为品牌注入新的动力,并称到2024年底,领克在欧洲的业务版图将从当前的7个市场增加至22个市场,其中包括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瑞典。作为零售重组的一部分,领克将继续维持非传统自有旗舰店的运营,包括位于德国柏林、法国巴黎、瑞典斯德哥尔摩、西班牙马德里和意大利米兰的门店,客户和潜在购车者可以在具有“沉浸式品牌体验”的门店中进行购物和社交。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报道显示,近期有多达九家中国汽车品牌和汽车制造商正式亮相巴黎车展。除上述品牌外,还有北汽集团旗下的红旗、东风汽车旗下的风行以及上汽集团旗下的大通等品牌。然而,从领克决定在意大利米兰单独举办新款02车型的发布活动以及上汽名爵决定在此期间不开展任何活动的情况来看,显然并不一定需要参加此类车展活动来推广产品。事实上,名爵可能本身就没有强烈的参展意愿,不仅是因为其在欧洲市场的销售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还因为法国新推出的环境评分机制令名爵4不再符合补贴的条件,对该车型在法国的销量带来很大影响。此外,由于欧盟委员会在开展反补贴调查后,为应对中国制造纯电动汽车日益增长采取了加征关税措施,该车型除现行的10%乘用车进口关税外,还将面临额外35.4%的进口关税。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预测,与临时关税宣布之前的预测进口量相比,加征关税将导致欧盟进口中国制造乘用车数量下降;不过,由于来自中国的汽车品牌及车型数量不断增加,以及部分纯电动汽车的出货量被其他动力系统所取代,我们预计欧盟未来几年从中国进口的车辆数量仍将继续增长。我们当前的预测显示,2023年在欧盟注册的中国产乘用车数量为508,700辆,2024年将增至563,100辆。我们预计2025年将大幅增长至812,700辆,并在2027年达到977,600辆的高点,这一数字在随后几年将有所回落。造成这种情况的部分原因是车辆的采购来源发生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中国车企根据既定计划对欧盟及其周边地区进行投资。其中包括比亚迪在匈牙利和土耳其建厂生产车辆的计划,以及沃尔沃汽车此前作出的将纯电动紧凑型跨界车EX30的生产从中国转移至欧洲的决定。

本文内容来自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收费内容

文章版权归微信平台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所有



评论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