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RaWAN节点的工作方式,你知道几种?
LoRaWAN节点有哪几种工作方式?哪种方式最省电?哪种方式最即时?本文星纵智能将和大家分享关于LoRaWAN节点的小科普。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2112/430377.htm一、 LoRaWAN 架构
LoRaWAN 协议的系统架构主要包含了四个部分: 终端节点(比如AM107, EM300-TH),网关(转发节点数据到 NS),Network Server(NS网络服务器用于添加节点),Application Server(应用服务器用于处理节点数据后再转发到最终的数据平台)
二、 终端节点工作方式
终端节点有三种工作方式:
Class A (All):A 就是 All 的缩写,表示的是所有的节点都需要支持这种工作方式。它的工作模式是周期主动发送数据,然后再间隔的开两个时间窗口(RX1,RX2)来接收从网关下发的数据,其他时间都处于休眠状态(不接收数据)。所以它是最省电的,一般都是用电池进行供电。
Class B (Beacon):Beacon(信标)就是它的特点。信标的作用简单来说就是它是在 Class A 的基础上通过与网关的信标进行同步,然后在Classs A 的两个接收窗口的基础上,再协调增加一个新的窗口来接收数据。一般也可以电池供电。
Class C (Continuously):Continuously(连续不断的)表示在这个工作模式下它是可以随时接收网关下发的数据的,像我们的开关面板,智能插座这种要下发指令即时控制的都是 Class C。
后续的文章中,星纵智能将继续分享更多的物联网科普小知识,欢迎持续关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