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下,半导体行业的“危”与“机”
2019年9月11日,第三届“芯动北京”中关村IC产业论坛在北京召开。SEMI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居龙表示,美国不可能对中国企业实现全面禁运,对于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或是机遇。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909/404742.htmSEMI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 居龙
中美贸易战引起的全球地缘政治的变化是前所未有的,从整个地缘政治来看不仅是中美贸易的冲突,更是整个地缘政治全球战略视角的一个重大变革。
从美国的视角来看,对美国而言每年贸易逆差最大来源于中国,而中国进口是造成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因素,美国需要减少贸易逆差。
从中国的视角来看,集成电路产业是中国最大金额的进口项目之一,2018年已经超过了3000亿美元,而目前这个缺口依旧在扩大。然而目前中国企业仅能满足我国需求约13%。
美国IC企业统计,从连带存储器在内所有的产业链来看,美国公司的战略基本上占据全球50%的地位,其拥有相对领先的优势。
目前,中国GDP增速在6%而美国只有2%,按照这种形式延续下去,中美的之间的差异会不断拉近,故而对于美国产生了巨大的威胁。从优势方面看,出口在美国,附加值在欧美,顺差在中国,逆势在欧美同时也包括日本。从芯片行业的角度来说美国的逆势最大,所及当我们谈及集成电路时需要分析清楚。
2018年3月,301调查报告的出台,其中三起事件与半导体产业相关,包括中兴事件,晋华事件以及华为事件。从战略角度思考,美国可能认为中美之间没有实质性的利润和构成点,且认为中国的崛起在战略上是有威胁的,曾经也许有合作共赢机会,现在是战略上竞争的关系。
出口管制层面,管制的不仅是产品,还有技术和人才。新兴经济国家以及在开发中国家通常关税较低,目前关税失衡现象程度已经超过很多新兴经济国家的合理范围。
对于产业的影响,企业经营压力的增强是短期的。由于关税问题,海外市场受阻,短期内技术的发展会受到一些阻碍,同时国际合作受限。人才方面,海归的人数可能会大量增加,美企中的华籍员工受限,顺势回国发展进而加速国产化进程的步伐。
近期的华为事件来说,其影响对于美国企业更大。显而易见的是,对于美国一些大芯片企业来说,中国市场的比例非常高,如果失去中国市场,对于美企来说影响是巨大的,而受益方却是欧美、日韩企业。
2019年产业呈周期性衰退,预计2020年开始复苏。美国不可能对中国企业实现全面禁运,这对于美国公司的损害是巨大的。我们猜测美国也许会实施N+1或 N-1策略,先进产品限制中国而其他产品照常办事。
贸易摩擦事件对于中国半导体产业来说,也许是一个转机,而国产的设备、材料、工具的发展在经历一个长期的进程后相信一定可以大放异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