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3D人脸与屏下指纹的现状与未来, 谁才是生物识别新方向?
小优智能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808/390833.htm青岛小优智能科技成立于2015年底,是一家专注于微型激光三维扫描模组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科技企业。公司研发”3D激光扫描模组”采用MEMS微振镜芯片,配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路及散热系统,结合半导体激光芯片,构建微型激光扫描系统。可广泛应用于3D实物感知领域。
与前面介绍的通过散斑来进行3D建模的方案不同,小优智能采用的是激光三维扫描,通过MEMS微振镜技术,使得激光束能够对于扫描的对象进行逐行扫描,具有高分辨率(达到亚毫米级,可以比iPhone X精细度更高)、高可靠性、低成本(不需要VCSEL、DOE等成本较高的复杂部件)等优势。当然,其也拥有扫描所需时间较长的劣势。
不过,据芯智讯了解,目前小优智能的模组进行3D人脸扫描的时间已经控制在了0.5秒以内,这个时间用户应该是可以接受的。另外,小优智能在模组小型化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据说已经可以做到比当下的3D结构光模组更小,成本更低。

▲小优智能此前展示的一些3D模组产品(芯智讯拍摄于7月初)

▲小优智能的3D模组扫描的3D人像图效果
英特尔RealSense
早在2010年,英特尔就曾开展感知计算项目。2013年7月,英特尔又收购了手势识别公司Omek,随后宣布将推3D深度摄像头的PC。2014年CES上,英特尔正式推出了首款集成了3D深度和2D镜头模块的 RealSense 3D摄像头(结构光 双目立体成像),它能实现高度精确的手势识别、面部特征识别,可帮助机器理解人的动作和情感。

2015年,谷歌就曾联合英特尔推出过一款基于英特尔RealSense 3D技术的智能手机Tango Project。
经过数年的迭代,今年1月,英特尔又推出了全新的RealSense 400系列实感摄像头,在精度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与前一代设备相比,每秒捕获的3D点数和工作范围均提高2倍以上。
而随着3D感测被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厂商所采用,英特尔RealSense或将重回手机市场。
pmd Technologies
在今年的CES2018展会上,全球著名ToF(Time of flight)德国技术公司pmd(pmd Technologies)首次展示了其最新的3D图像传感器IRS238XC,同时展示了基于此传感器的全球最小3D摄像头模组,尺寸仅为12 mm x 8 mm,它将使TOF深度传感3D摄像头变得更加易于集成。

需要指出的是,pmd是全球唯一将ToF深度传感器成功植入手机的ToF技术提供商(全球首款配备3D摄像头的联想Phab 2 Pro采用的就是pmd的技术)。
目前,国内的3D技术/模组厂商未动科技和舜宇都有与其合作。
去年7月,未动科技宣布联合pmd发布移动端3D视觉套件。该套件将为全球包括手机、VR/AR、无人机、机器人等在内的移动终端提供低功耗、高帧率、高精度、高稳定性的3D手势识别等功能。
对于与舜宇的合作,pmd将提供3D图像传感器(主要是IRS238XC),以及专有技术实现成本优化、坚实且高性能的3D摄像头设计,包括校准和软件专有技术,舜宇则将提供在3D摄像头模组规模量产方面的专有技术,实现更经济、更快速、更稳定的产品制造。
小结:
从目前来看3D结构光模组相对较为复杂,成本也相对较高,而且前置的3D结构光的只能支持近距离的3D扫描,应用面也比较有限,只能进行解锁、支付以及类似animoji的一类应用。而TOF相对来说,则可支持较远距离的3D扫描,应用面也相对较广,除了能够支持3D结构光的应用之外,还可以进行测距、AR等应用。并且TOF模组的成本可能也将会比3D结构光更低。
所以,笔者认为,从目前的趋势来看,目前多数的手机厂商还是会导入3D结构光,不过主要还是用于一些旗舰机型。而随着TOF技术的成熟,一些品牌厂商的旗舰机会开始导入TOF技术,同时可能会更多的应用于后置。并且相对3D结构光来说,TOF或将会更快进入中端市场。而据芯智讯的了解,前面提到的奥比中光、小优智能都有开始在进行TOF技术的研发。
屏下指纹或成中高端智能手机标配
相对于苹果的3D人脸识别来说,屏下指纹基本延续了传统的指纹识别的操作体验,符合用户过往的使用习惯,也更容易被用户所接受。而且屏下指纹不仅避免了开孔,也进一步提升了屏幕的屏占比,同时相对于成本高昂的3D结构光模组来说,屏下指纹的成本也要更低一些。所以安卓手机厂商纷纷开始跟进屏下指纹。
光学式屏下指纹
早在今年CES 2018展会上,vivo就率先展示了一款基于光学屏下指纹技术的手机——vivo X20 Plus屏幕指纹版。1月24日,vivo在国内举办媒体品鉴会,正式发布了这款手机。随后vivo在MWC上展示的APEX,以及后续发布的X21、NEX也都是基于光学屏下指纹技术。此外,还有华为Mate10 RS、小米8透明探索版,以及不久前刚刚发布的魅族16。

现在的应用于智能手机的光学指纹识别技术,抛弃了传统的光学指纹的光学系统,转为借用可以自发光的手机OLED屏幕的光线来作为光源,照射指纹后返回的光线通过OLED屏上的发光像素点的间隙到达屏下的CMOS传感器上,进行处理后得到指纹图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