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面板龙头之争 京东方的对手只有他?
6月28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一年一度的MWC世界移动展会上,vivo首发了隐形指纹技术,也就是屏下指纹。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707/361515.htm一时间吸引眼球无数,有媒体这样报道——
“最完美的全面屏手机来了!”

毫无疑问,手机厂商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近乎赤身肉搏阶段,
一如荣耀手机CEO赵明说的中国手机厂商已经进入到了战斗的第二阶段,也就是淘汰赛。
为了成为这场残酷的竞争中的幸存者,各大手机厂商各显神通,各种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层出不穷。
OLED面板、3D玻璃盖板、陶瓷背板、屏下指纹识别……,各种新概念不断刷新着人们对手机的认识。
通常的手机主流分辨率比例是16:9,而比例18:9、屏占比达80%以上的手机显示屏一般被业界称为全面屏。
具体优点很多,比如更美观、缩小手机面积等,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事实上,已经有少量机型如小米MIX、三星S8/S8+已经使用了全面屏设计,据传苹果今秋的iPhone8也有极大可能使用全面屏。
当然,这里并不是为手机厂商鼓吹全面屏,我们更没有收vivo或者小米的广告费,毕竟君临是一个严肃的证券分析媒体。
我们要强调的,是伴随着中国本土手机品牌的崛起,整个手机产业链全方位、无死角的产业升级,这其中伴随着的巨大投资机会!
每一项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都创造着新的蓝海市场,那么,在全面屏时代,最大的受益者又是谁呢?
1、中小尺寸面板无疑是确定性最高的受益者。
今天的主角,就是中国中小尺寸面板之王——深天马。
6月8日,天马在台北电脑展上展示了一款18:9的全面屏,其左右边框只有0.5mm,下边框只有1.8mm。
有业内人士则对深天马的全面屏业务前景更加自信:

在谈及深天马的时候,我们免不了和京东方做对比。
今年以来,京东方涨幅已经超过50%,而深天马今年涨幅才5%左右。
一季度,深天马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4%,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147.72%。
很明显,并不是经营不善或者业绩下滑导致的。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2016年9月份停牌谋划重组,今年3月复牌,复牌后在收获一个艰难的涨停后股价开始一泻千里。
也就是说,主要的问题就在于,市场并不看好深天马的这次重组。
我们看看到底深天马买了哪些市场不看好的资产?
根据3月10日公告,深天马募集资金106.84亿元购买厦门天马100%股权以及天马有机发光60%股权。
同时募集19亿元用于厦门天马第6代低温多晶硅(LTPS),TFT-LCD及彩色滤光片(CF)生产线建设项目。
先看大头,100.7亿收购100%股权的厦门天马。
厦门天马的主要业务是“LTPS显示面板及模组”。
科普一下,LTPS,即低温多晶硅技术,是TFT-LCD显示技术的一种,相比传统的a-Si TFT—LCD技术,更加轻薄、节能,色彩更加艳丽,影像更加清晰。
以上看不懂可以忽略,大家只要知道,虽然现在OLED方兴未艾,一时风头无二。但是厦门天马的LTPS作为高端面板显示技术,未来发展前景也非常不错。

根据CINNO统计,2015年国内LTPS手机中,日本占领了将近50%的市场份额。
华为和小米主要向JDI(日显)拿货,魅族主要向夏普拿货。
国内产线发展较晚,仅京东方在鄂尔多斯有5.5代LTPS线;华星光电在武汉建有6代LTPS线。
而厦门天马拥有一条5.5代和一条6代LTPS TFT—LCD生产线,并且都实现了量产,产能目前国内第一。
其主要营收及利润情况如下:

2014年、2015年、2016年前三季度营收分别为13.5亿元、40.4亿元、51.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29亿元、3.02亿元、3.54亿元。
花上百亿收购这样一个资产似乎也不能说便宜划算。
但是如果仔细看,其中利润大部分来自政府补助,扣去非经常性损益后利润少的可怜,顿时觉得这就是神坑一个了:

事实果真如此吗?
先说非经常性收益高的问题。
面板是一个投资规模大,建设和量产周期长的行业,而且有很强的壁垒。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项目风险大,回收期又长,所以国产面板崛起由民间资本发起不大现实。
日本在政府支持下实现面板产业化,韩国扶持了三星终成面板一极。
所以,这里政府补助符合常规,一般等面板盈利能力起来之后,政府的补助就会逐渐退坡。
对于这一条规律,市场似乎反应过度了。
仅仅从补助来看,2017年的补助高达4.24亿元,也就是短期一年内,财务并表后,对深天马的业绩其实有着积极的影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