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手机与无线通信 > 业界动态 > 细说任正非与华为进阶明星级企业走过的路

细说任正非与华为进阶明星级企业走过的路

作者: 时间:2017-03-28 来源:砺石商业网 收藏

  成为全球瞩目的明星企业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703/345832.htm

  在2003年之前,外界普遍认为只有一家公司,即技术有限公司。不过,在2003年3月,技术多了一个母公司———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HUAWEI INVESTMENT & HOLDING)。当时,华为控股的股东构成为:,出资额3500万元,出资比例0.97%;深圳市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出资比例99.03%。华为控股对华为技术的出资比例为99.99%。

  2004年,纽约的咨询机构美世(Mercer)帮助华为设立了高管团队。希望高管团队成员可以轮流担任高管团队的主席,于是华为由八个人轮流担任高管团队的主席,而到了2012年,开始由三人轮流担任CEO,也就是轮值CEO制度,每六个月轮值一次。高管团队的其他七个人则作为一个团队实行集体决策。在一名轮值CEO结束任期后,他就会加入到这个七人团队,参与集体决策。

  华为每个月都要举行董事会全体会议,高管团队的七个人也是董事会成员。作为华为的老板、董事会成员,会出席每个月的董事会会议,但是他并不是七人决策团队中的成员。在华为,董事会、七人决策团队和轮值CEO有不同的职责和权力。

细说任正非与华为进阶明星级企业走过的路

 

  华为的迅速崛起也受到了政府肯定和支持。2004年,国家开发银行与华为签署协议,向华为在非洲和拉美的客户提供100亿美元贷款;借贷额度后来又提升到300亿美元。此后,华为的营业收入迅猛增长,销售额由2004年的38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183亿美元。

  在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获得的经验为华为在欧洲的加速扩张铺平了道路。2005年,华与英国的跨国电信运营商沃达丰(Vodafone)签订了全球设备供应协议,从此拥有了国际地位。到2007年,它与欧洲主要运营商均签下了协议。

  2006年5月8日起,华为全面更换企业标识。华为也从2006年开始定期公布年度的财务报告。2009年华为收入218亿美元,首次进入《财富》世界五百强企业排行榜,成为世界通信产业举足轻重的参与者,也成为中国最国际化的大型公司之一。2010年,华为的年收入达到270亿美元,全球排名前50的电信公司中有45家采用了华为的产品。

  2013年初,任正非的女儿孟晚舟以华为CFO的身份首次出现在公众面前,也让外界产生了是否会成为“接班人”的猜测。

  尽管早在2004年,华为上市IPO的消息就不断传出,但是直到13年后的今天,华为仍然是一家不上市的巨型企业。华为的管理者认为,华为取得今天的成功的一个关键的因素是通过员工持股凝聚了一大批优秀知识分子,华为目前持股员工数量已经超过了6万名。尽管华为面临外界要求将公司透明化的压力,但是公司又不希望将员工持股明细公开,这可能会导致员工互相攀比。华为最担心的是,公司上市后大量员工一夜暴富,从此失去工作动力。

  进三强,华为智能手机挑战苹果三星

  全球通讯服务市场与消费品市场有很大的区别。通常每个国家的电信市场都被少数几个运营商垄断,这也导致了电信设备商并不能像消费品生产商那样可以开辟更多的新领域。也正因为如此,20年来全球电信设备巨头进行了多次的并购和重组,到现在只剩下中国的华为、瑞典的爱立信、芬兰的诺基亚和美国的思科等少数巨头。北电网络、朗讯、阿尔卡特和西门子这些曾经响亮的名字在电信设备领域已经成了过去时。

  当华为已经成为全球第一的时候,面临的是如何能够更上一层楼。显然,继续依靠电信设备肯定是不行的。华为开始考虑向消费产品领域进军,而消费电子产品领域最主要的产品就是手机。不过,华为公司大部分手机产品是供应电信运营商的“贴牌”产品,甚至华为自己的员工也不用华为的手机。如果继续生产这样的产品,华为看不到未来。

  2011年,曾经主管华为欧洲组网业务的余承东开始负责消费者业务,在他接管智能手机业务的第一年,华为的销量不到100万台。当时,全球大部分的智能手机生产商都使用了谷歌(Google)的安卓(Android)软件操作系统,以及的ARM公司的芯片组设计。余承东意识到,手机网络的知识产权才是华为独特的优势。

  由于高通、爱立信、诺基亚等公司掌握3G手机网专利,曾经有效地将华为阻挡在了很多市场之外。但是,华为公司从下一代4G手机的专利和标准下手,在知识产权上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因此得以在三星和苹果主导的市场销售手机,同时不会因为知识产权诉讼而付出代价。在欧洲的大部分地区,使用华为组网设备的无线运营商可以在采购智能手机时享受巨大的折扣,这也成为华为手机进军欧洲市场的一大优势。

  华为的优势还在于,公司能生产无线通信产业链上所有环节的产品,包括发射信号的电信网络、连接网络的芯片以及手持设备。这也使得华为手机在信号接收上往往会强于苹果和三星等竞争对手。

  尽管华为已经成为了全球领先的通信设备制造商,但由于其一贯低调的作风,也导致其品牌知名度在全球还很低。因此,在进入全球智能手机消费市场的同时,华为也在花大力气在全球宣传自己的品牌。比如,在一年一度的巴塞罗纳全球移动大会上,华为的广告无处不在。在很多国家的机场,也能看到华为的大幅广告,这家中国电信巨头发动了一场魅力攻势。

  华为不断推出与众不同的智能手机新产品,同时也面临着国际和国内厂商的竞争。从最初的“Ascend P”系列,到最新的使用徕卡双摄像头的P10,华为已经开始引领全球手机的时尚潮流。同时,MATE系列也成为中高端商务手机的代表。华为也通过荣耀系列手机抢占了低端市场。2015年,华为终于成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生产商,全年销量突破了一亿台。

  不过,在2016年,华为也面临了新的压力。以OPPO和vivo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异军突起,在国内市场对华为形成了夹击。而华为手机的利润率不高,也成为余承东心中不可描述的痛。国际权威行业研究公司估计,华为智能手机在2016年第三季度的营业利润只有2亿美元,而苹果的智能手机利润是85亿美元。由于不能向美国的无线运营商销售设备,华为也无法打开美国的智能手机市场,美国也一直是华为在全球市场的瓶颈。

  由于余承东曾经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要在几年后超越苹果和三星,他也被媒体称作“余大嘴”。不过,任正非对华为的手机事业还是有更清醒的认识。他说,过去十年苹果公司就推出了两、三款手机,盈利是2336亿美金。你们说要超越苹果公司,我同意,但我指的是在利润和服务水平上超越苹果,而不是销售台数。如果三年内,华为的服务水平赶上苹果,利润率赶上OPPO/vivo,我们就很满意了。任正非还强调,苹果、三星、华为是构成世界终端的稳定力量,要和谐、共赢、竞争、合作。“灭了三星,灭了苹果”之类的话,无论公开场合,还是私下场合,一次都不能讲。谁讲一次就罚100元。

  5G时代,华为力争引领全球

  2015年,华为全年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3950.09亿元,同比增长37.1%。在2016年度《财富》世界五百强公司排行榜上的排名,从上年度的第228名跃升至第129位。目前,华为有17万多名员工,业务遍及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

细说任正非与华为进阶明星级企业走过的路

  华为2015年的业务构成(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为了保持在全球的领先位置和持续的增长速度,华为把发展目标放在了未来的5G无线服务的技术开发上。5G标准要到2020年才完成,这项技术的联网速度有望达到现行4G网络的60倍,支持的联网设备数量是4G网络的1,000倍。5G将成为物联网和智能城市发展的架构。在建设5G网络的争夺战中,华为和爱立信都在力图成为领军企业。

  我们都希望华为能代表中国,成为美国苹果和韩国三星那样领导全球的企业。尽管路还长,征途艰难。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任正非 华为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