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UHF频段RFID射频测试
2007年我国已经发布了对RFID读写器设备射频指标进行型号核准测试的技术规范。另外RFID设备的性能测试标准、空中接口协议标准、数据格式标准等都在积极研究、完善当中。对于UHF频段的RFID射频测试,我国目前的参考标准是《800/900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规定(试行)》 。
在标准中:
1、800/900MHz频段的RFID技术的具体使用频段为840~845MHz和920~925MHz。
2、该频段的RFID无线电发射设备射频指标:
① 载波频率容限:20×10-6
② 信道带宽及信道占用带宽(99%能量):250KHz
③ 信道中心频率:
fc(MHz)=820.125+N×0.25和
fc(MHz)=920.125+M×0.25(N、M为整数,取值为0~19)。
④ 邻道功率泄露比:40dB(第一邻道)、60dB(第二邻道)。
⑤ 发射功率限制:
频率范围(MHz) | 发射功率(ERP) |
840.5~844.5 920.5~924.5 | 2W |
840~845 920~925 | 100mW |
⑥ 工作模式为跳频扩频方式,每条频信道最大驻留时间为2秒。
⑦ 杂散发射限制(在两段的中间载波频率±1MHz范围以外)。
(1)天线端口的杂散发射限制要求:
最大功率工作状态 | 频率范围 | 限制要求(dBm) | 测量带宽 | 检波方式 |
30MHz~1GHz | -36 | 100KHz | 有效值 | |
1~12.75GHz | -30 | 1MHz | ||
806~821MHz 825~835MHz 851~866MHz 870~880MHz 885~915MHz 930~960MHz | -52 | 100KHz | ||
1.7~2.2GHz | -47 | 100KHz | ||
待机状态 | 30MHz~1GHz | -57 | 100KHz | |
1~12.75GHz | -47 | 100KHz |
频率范围 | 限值要求(dBm) | 测量带宽 | 检波方式 |
30MHz~1GHz | -36(EIRP) | 100KHz | 有效值 |
1~12.75GHz | -30(EIRP) | 1MHz |
⑨ 在制造商声明的极限工作电压、极限温度条件下,设备的发射功率和频率容限应满足相应的技术指标。
3、该频段的RFID技术无线电发射设备按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管理。设备投入使用前,须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核发的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和核准证。
根据《800/900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规定(试行)》规定的测试项目包括载波频率容限,占用带宽,发射频率,邻道功率泄露比,杂散发射和最大驻留时间等。
① 载波频率容限:
载波频率容限是指测量信号的载频频率和它的标称频率数值之间的差值与标称频率数值的比值。
② 占用带宽:
占用带宽是指以指定信道的中心频率为中心,包含总发射功率99%能量时所对应的频带宽度。
③ 发射功率:
对于发射功率,时分系统是指发射时隙内所测的被测设备的平均功率,频分系统则指发射机调制打开状态下测得的平均功率。
④ 邻道功率泄露比:
邻道功率是指在按信道划分的系统中工作的发射机,在规定的调制条件下总输出功率中落在任何一个相邻信道的规定带宽内的那部分功率。在实际测试中,相邻信道是指距离测试信道最近的左右两个信道。
⑤ 杂散发射:
杂散发射是指出去带外辐射,由谐波辐射、寄生辐射、交调以及频率转换等引起的无用辐射效应。
⑥ 驻留时间:
当工作方式为跳频扩频时,在每个频道上所驻留的时间。
在EPC global中的测试项目
EPCTM Radio-Frequency Identity Protocols Class-1 Generation-2 UHF RFID Conformance Requirements Version 1.0.2 中规定的测试项目主要包括读写数据编码、射频包络、上下电射频包络、前同步码和帧同步:
读写器的数据编码、射频包络和上下电射频包络等测试项目
测试项目 | 最小值 | 最大值 | 单位 | ||
数据编码(Data Encoding) | Data-0(calcultaed Tari data-0) | 数据0 | 1Tari±1% | ||
Data-1(calcultaed Tari data-1) | 数据1 | 1.5~2Tari | |||
射频包络参数(RF Envelope Parameters) | Modulation Depth | 调制深度 | 80% | 100% | |
RF Envelope on-ripple | RF包络纹波(开) | 5% | |||
RF Envelope off-ripple | RF包络纹波(关) | 5% | |||
RF Envelope Rise Time(slope1) | 射频包络上升时间 | 0.33Tari | |||
RF Envelope Fall Time(slope2) | 射频包络下降时间 | 0.33Tari | |||
Pulse Width(off width) | 射频脉冲宽度 | Max(0.265Tari,2) | 0.525Tari | ||
上电射频包络(Pow-up RF Envelope) | Rise Time | 上升时间 | 1 | 500 | 微秒 |
Setting Time | 稳定时间 | 1500 | 微秒 | ||
Signal Level When Off | 关闭时的信号电平 | 1% | |||
Undershoot | 下冲 | 5% | |||
Overshoot | 过冲 | 5% | |||
断电射频包络(Pow-down RF Envelope) | Fall Time | 下降时间 | 1 | 500% | 微秒 |
Signal Level When Off | 关闭时的信号电平 | 1% | |||
Undershoot | 下冲 | 5% | |||
Overshoot | 过冲 | 5% | |||
前同步码和帧同步(Preamble and Frame-sync) | Delimiter(第一个off width) | 定界符 | 12.5±5% | ||
Data-0(calcultaed Tari data-0) | 数据0 | 1Tari±1% | |||
R=>T calibration(Rtcal) (data-0 + data-1) | 同步 | 2.5~3.0Tari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