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英飞凌智能传感器SP12/SP30的TPMS设计
英飞凌面向TPMS应用的SP12/SP30传感器整合了硅显微机械加工的压力与加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一个电池电压监测器,提供四合一传感功能,并配有一个能完成测量、信号补偿与调整及SPI串行通信接口CMOS大规模集成电路,其中SP30内置8位哈佛结构RISC MCU和2D通道的低频(LF)接口,且消耗的电流仅0.4uA。
星科半导体有限公司基于英飞凌传感器SP12/SP30提供整个TPMS系统所涉及的IC以及解决方案,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TPMS构成
1. 发射模块
发射模块由压力传感器、MCU、射频发射芯片、电池和天线组成,该模块对轮胎压力、温度、电池电压及加速度进行数据采集,并将数据以无线方式发射出去。
发射模块有基于SP12/SP12T和SP30的两个方案:方案一是SP12/SP12T+MCU+TDK5100F(见图1),其中压力传感器SP12(100~450kPa)/SP12T(0~1,400kPa)和射频发射芯片TDK5100F(434MHz ASK/FSK发射器)均来自英飞凌公司。
![]() |
图1:基于SP12的TPMS发射模块 |
![]() |
图2:基于SP30的应用方案框图 |
2. 接收模块
接收模块由TDA5210、XC866/XC886、LCD模块和天线组成(见图3)。
![]() |
图3:TDA5210+XC866/XC886+LCD模块+天线的接收模块框图 |
SP30_TPMS发射模块原理
TPMS发射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定时监测无线系统,整个系统设计的核心问题主要体现在系统低功耗和汽车高速转动时射频接收灵敏度以及噪声抑制方面。针对英飞凌SP30+TDK5100F发射系统,以下是关于这两个核心问题的详细阐述。
首先,系统低功耗是建立在硬件基础上,并且与软件程序相结合实现的,所以选择静态低功耗硬件是前提条件;其次,系统要尽量保持在功耗最低的PWDN模式下;第三,系统从PWDN到RUN模式的硬件唤醒要与软件阕值比较相结合;最后,系统进入RUN模式中,在某些独立于RISC内核的单元工作时,可以让系统进入空闲模式等待,这样也会节省供耗。实测星科DEMO板静态电流3uA。图4为SP30+TDK5100F发射系统的程序流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