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控制总线CAN网络与有、无线网的转换
(2)微处理器
微处理器负责对以太网接口A芯片和CAN接口B芯片进行控制。微处理器内驻有TCP/IP通信协议和CAN协议,完成以太网协议和CAN总线协议转换,实现接口A和接口B通信数据的透明传输。
由于CAN总线传输的数据量不大,数据传输速率不高,远小于以太网的数据传输速率,所以在以太网 -CAN接口模块中,数据的传送瓶颈在CAN接口B。在测控领域,通常传输的数据量不大,对数据传输速率要求也不高,于是,在此模块中微处理器可选用通常的单片机如 8031等。
(3)CAN接口B
CAN接口B采用了飞利浦的CAN物理层和链路层接口芯片SJA1000和 PCA82C250。微处理器直接控制SJA1000的AD0~AD7、ALE、RST 和脚。SJA1000的MOD EL脚接高电平,工作在Intel模式下;片选脚接地,始终处于选通状态,如图(3)所示。微处理器对SJA1000的操作主要是对寄存器的操作:一方面对SJA1000的模式寄存器(MOD)、命令寄存器(CMR)、状态寄存器(SR)、中断寄存器(IR)、中断允许寄存器(IEP)、总线定时寄存器(BTR0、BTR1)、输出控制寄存器(OCR)、时钟分频计数器(CDR)进行设置和检测;另一方面对收发缓冲区进行读写,从而和CAN设备交换数据。电路原理图如下:
程序流程图: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3、网络扩展
在数据传送中,每台测控设备的地址实际有转换接口的IP地址和CAN接口地址两部分组成。在以太网中,CAN接口测控设备的CAN地址和数据一起作为局域网通信中IP包的数据进行传送。由于通信数据包符合TCP/IP标准,可以在Internet网上穿越交换机或路由器,所以可实现基于.NET技术开发WEB模式的上位机,如此就可方便地远程查询各个测控设备状态和实时遥控各个测控设备。
此外、现行的主流生产管理系统或办公自动化信息系统均是基于B/S结构设计,这样就更容易使用WWW发布方式远程管理生产现场,以及向网络客户提供动态交互式浏览网页。更容易将生产现场的数据集中于数据服务器加以有效管理,通过网络将数据予以共享,而需要注意的是应该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如加密,数字签名)等对生产现场的数据进行保护。
三、CAN网络与无线网的转换
当前,基于GSM网络的GPRS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果将CAN总线通信与无线网络对接,将进一步突破CAN总线通讯方式的地域限制,充分发挥无限网通信,免布线,网络覆盖范围广等优点。现就如何将CAN网络数据通过GPRS网络传输加以说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