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CPCI总线的智能故障信息系统子站
4)CPCI系统充分考虑了向后兼容性。CPCI系统的CPU及外设同标准PCI是相同的,并且使用了与PCI系统相同的芯片和软件。PCI和CPCI本质上是一致的,操作系统、驱动和应用程序都感觉不到两者的区别,这减轻了各种PCI板卡的开发和移植工作量。
正因为具备以上特点,CPCI技术广泛应用在军事、航空航天、高速数据通信等需要高速运算以及具有高可靠度要求的应用领域。
3 子站CPC I装置的结构
通过以上介绍,CPCI系统在电磁兼容、总线速率、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等方面都适合于智能电网对子站硬件的需求。图3给出了采用CPCI总线技术的子站装置结构图。
3.1系统板
装置的系统板可根据变电站规模、对功耗的要求等灵活选择X86架构的或PPC架构的CPU。配合适当的内存和接口,可以满足子站对数据处理的
图3 采用CPCI总线的子站硬件结构图
本文装置的系统板采用Pentium M 1G CISCCPU,带32K一级缓存,512K二级缓存,前端数据总线速度266/333 MHz。采用无风扇表贴散热片散热结构,消除风扇故障的风险。系统板使用板载表贴内存512 M,比以往的卡式内存降低了接口风险,提高系统可靠性。另外系统板上提供普通IPC标准配置中的所有接口,如VGA、LAN、USB、RS232等,通用性好,能够像普通IPC一样使用,操作人员上手快,维护简便。系统板占用系统槽的J1、J2接口,可以从后IO扩展所需的接口,本装置使用J2扩展人机接口。系统板安装了电子盘作为系统启动盘兼数据存储,也可选装固态硬盘作为数据存储后备。此外,系统板具有2个100 M或1 000M的以太网口用于接入主站或接入站内的装置。
3.2网口板
根据图1,子站运行时与多个分站或主站通信,把故障信息上送给调度人员并接受主站下发的查询命令。同时子站还要与变电站内的保护、录波器相连,采集需要的信息。一般情况下,分站、主站以及变电站内的装置分处不同的网段,因此需要子站硬件具备多网口通信能力。
本文装置设计的电网口板一个可扩展4个网口,采用4片Intel82551作为网络通信芯片,分别连接4个10/100 Mb自适应网口,自动识别交叉或直连线,该芯片支持多优先级传输队列和VLAN,可以满足IEC61850对虚拟网的要求。芯片采用BGA封装有利于散热。网口板上的4片82551通过PCI—PCI桥芯片连接到背板总线。
为了适应数字化变电站对光网口的需求,本文装置还配备光网口板,每个光网口板包含3个光网口,采用Intel82551与DM9301配合实现光网接入任务。
3.3 Gps对时板
数字化变电站中的带时标数据通过以太网以数字方式传输,站内装置对时是非常重要的。子站属于变电站通信逻辑的间隔层,应该执行与保护和控制事件用时间同步要求。T1时间性能类的精度要达到1 ms,而T2时间功能类的对时精度要达到0.1 ms。
Gps对时板能接收来自TTL/RS485/AC电气形式的IRIG.B码时钟信号,通过智能解码,校对系统时间。对时卡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进行解码,FPGA具有逻辑单元灵活、集成度高、能随意添加和扩展功能模块、编程简单、升级方便等优点,对于IRIG.B解码仅用简单逻辑电路就可以完成,FPGA采用并行流程解码,速度能达到100MHz。板卡还增加了时间自动修正功能,其对时精度达T3级以上,能完全满足数字化变电站对子站对时T2级精度的要求。
3.4串口板
在对传统变电站的数字化改造过程中,站内存在大量传统的装置,这些装置很多并不具备以太网通信能力,而是通过串口输出信息的。为了接入这些装置,予站需要具备串口通信能力,串口板就是负责完成这一任务的。
对比工控机扩展串口时使用IO访问方式的UART,由于其工作方式是查询发送接收,进入发送接收进程时CPU会处于等待状态,因而CPU占用高,影响系统整体性能。本文装置使用PCI总线芯片扩展串口,含有比以往串口芯片多3倍的FIFO。通过中断方式发送接收,发送数据后释放CPU,降低了CPU占用率,经过实际测试,同时以9 600波特率向一个板卡上8个串口发送1 Mbytes大小的文件,装置接收并显示接收内容,CPU占用资源小于1%。
每个串口板采用标准CPCI接口与母板连接,能够很方便灵活地在任意槽位任意扩展串口板。通过在软件上修改底层串口驱动并辅以跳针,串口板上的任意一个串口都能够独立地切换成RS232/RS485通信方式,提高了串口板的适应能力。
3.5人机接口
本子站装置设计了人机接口板,负责前面板装置指示灯的显示。同时为了满足不同地区用户需求的差异,人机接口板还可接入液晶显示器和按键,以实现对信息的直接查询,如查询修改其他装置IP地址、查询其他装置当前事件、查询与其他装置通信状态等。
人机接口使用ARM7芯片作为CPU,内嵌小型实时系统UCOS.II,人机接口板与系统板通过串口通信获取需要的信息。人机交互面板隔离芯片和静电释放电路,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