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式触摸感应的技巧
手指电容
所有电容式触摸感应系统的核心部分都是一组与电场相互作用的导体。人体组织中充满了覆盖着一层皮肤(这是一种有损电介质)的导电电极。正是手指的导电特性使得电容式触摸感应成为可能。
简单的平行片电容器具有两个导体,其间隔着一层电介质。该系统中的大部分能量直接聚集在电容器极板之间。少许能量会溢出至电容器极板以外的区域中,而与该效应相关的电场线被称为“边缘场”。制作实用电容式传感器的部分难题是:需要设计一组印刷电路走线,以便将边缘场引导至一个用户可以够得到的有效感应区域。对于这样一种传感器模式来说,平行片电容器并非上佳之选。
把手指放在边缘电场的附近将增加电容式系统的导电表面积。由手指所产生的额外电荷积聚电容被称为手指电容CF。在本文中,无手指触摸时的传感器电容用CP 来表示,它代表寄生电容。
关于电容式传感器的一个常见的误解是:为了使系统正常工作,手指必需接地。手指是可以检测到的,因为它会保存电荷(而在手指浮置或接地时都将产生这种现象)。
传感器的PCB布局
图1 示出了一块印刷电路板(PCB)的顶视图,在本设计实例中,该PCB 实现了其中的一个电容式传感器按钮。该按钮的直径为10mm,这是一个成人指尖的平均大小。为该演示电路而组装的PCB 包含4 个按钮,它们的中心相隔20mm。如图所示,接地平面也位于顶层。金属感应垫和接地平面之间设置了一个均匀的隔离间隙。该间隙的尺寸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参数。如果间隙设置得过小,则过多的电场能量将直接传递至地。而如果间隙设置得过大,则将无法控制能量穿越覆盖物的方式。选择0.5mm 的间隙尺寸可以很好地使边缘场透过10mm 厚的玻璃覆盖物。

图2 示出了同一种传感器模式的截面图。如该图所示,PCB 中的一条通路将金属感应垫与电路板底面上的走线相连。当电场试图找到最短的接地路径时,介电常数εr 将对材料中的电场能量充填密度产生影响。标准窗户玻璃的εr 约为8,而采用FR4 材料制成的PCB 的εr 则在4 左右。白色家电中常用的Pyrex?(派莱克斯)玻璃具有数值大约为5 的εr。在本设计实例中,采用的是标准的窗户玻璃。需要注意的是,玻璃片是采用3M公司的468-MP 绝缘胶膜安装在PCB 上的。

CapSense 101
电容式触摸感应系统的基本元件是:一个可编程电流源、一个精密型模拟比较器和一根可通过一组电容式传感器进行排序的模拟多路复用器总线。在本文给出的系统中,一个弛张振荡器起着电容传感器的作用。该振荡器的简化电路示意图见图3。

比较器的输出被馈入一个PWM的时钟输入,该PWM 负责对一个时钟频率为24MHz 的16 位计数器进行选通。触摸按键的手指使电容增大,从而导致计数值增加。手指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来检测的。该系统的典型波形示于图4。

图5 给出了该项目的一种可实现方案的示意图。为了实现电容式触摸感应和串行通信,该电路采用了赛普拉斯的 CY8C21x34 系列PSoC芯片,该芯片包含一组模拟和数字功能块,这些功能块可由存储于板上闪存中的固件来配置。另一颗芯片负责处理RS232 电平移动,旨在提供至主机的通信链接,并实现115,200 波特的电容式触摸感应数据记录。PSoC是通过ISSP 头(包含电源、地)以及编程引脚SCL和SDA 来编程的。主PC 通过一个DB9连接器与电容式触摸感应电路板相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