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嵌入式系统 > 设计应用 > IDC机房高可用性双总线供电结构的技术研究

IDC机房高可用性双总线供电结构的技术研究

作者: 时间:2016-12-16 来源:网络 收藏


  7.本改造中STS数量和逻辑位置的选择与比较:
  
  在机房配电中,实现双电源自动切换的常用装置主要有ATS和STS两种,ATS的切换时间比较长(10ms甚至1min以上,与单体容量和实际环境有关),通常用在UPS的输入侧,用于可瞬断的大容量双电源自动切换。从上表4中数据可知,为满足计算机设备用电切换时间的需求,通常选择STS(静态开关,类似于UPS的静态旁路)作为计算机负载端的双电源切换装置。
  
  在本项目中,STS所处的逻辑位置不同,其单体容量和数量也不同,其容量和数量的逻辑关系图如下(以三个STS柜为例,见图7):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12/330857.htm

图7

  从上图的逻辑结构可知,将两套电力系统进行自动无中断转换时,转换开关安装的逻辑位置越靠近源头,使用的数量越少,其单器件容量也越大,单器件后级所带的负载也越多,后级的单点故障点也越多;
  
  所以,在使用STS的方案选择时,将STS的逻辑安装位置尽量靠后,如方案C所示,再结合表5中优缺点比较,本改造选择了机架式STS模块,使单点故障点尽量后移至机架(逻辑安装位置见图5)。
  
  8. 小容量机架式STS和ATS模块的介绍与比较:
  
  目前,比较成熟的机架式自动切换模块产品主要有STS和ATS两种,其具体比较如下:
  
  1) 机架式STS模块:
  
   该模块可实现两路16A冗余供电(UPS、市电),A、B两路可自由设定主、辅回路,即是两路UPS、或两路AC、或一路UPS与一路AC。
  
   其电压范围为:180VAC到265VAC,实测切换时间小于8ms;
  
   8*4A输出插座(总和为16A),带总输入、各分路输出的过载保护功能;
  
   机架式安装:2u*19’’*360mm;
  
   可自由编程在不同电源时每路负载是否输出,带网卡,具备丰富的监控功能。采用基于SNMP标准协议的远程监控软件(Web/WapServer),支持window、linux等常用操作系统,并具备地图索引功能;
  
   设备外形图及面板LED监视图下图(图8、9);电气原理图(见图10、11)

  


   图10、11

监控界面及内部电气结构原理图(见下图12、13)

  
  图12、13

  2) 机架式ATS模块:
  
   该模块可实现两路16A冗余供电(UPS、市电),A、B两路可自由设定主、辅回路,即可是两路UPS、或两路AC、或一路UPS、一路AC。



评论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