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与中控系统中的RS485串口通信技术
描述 | RS232C | RS423 | RS422 | RS485 | |
操作模式 | 单端 | 单端 | 差分 | 差分 | |
驱动器与接收器的总数量(在RS485网络中同一时刻只有一个驱动器是有效的) | 1 个驱动 | 1个驱动10个接收 | 1 个驱动 | 32个驱动 | |
最大电缆长度 | 50英尺 | 4000英尺 | 4000英尺 | 4000英尺 | |
最大传输速率(RS232:40英尺,而RS422/RS485 :4000英尺) | 20kb/s | 100kb/s | 10Mb/s-100Kb/s | 10Mb/s-100Kb/s | |
驱动器最大输出电压 | +/-25V | +/-6V | -0.25V 到 +6V | -7V 到 +12V | |
驱动器输出电平(最小输出电平) | 有负载 | +/-5V to +/-15V | +/-3.6V | +/-2.0V | +/-1.5V |
驱动器输出电平(最大输出电平) | 空载 | +/-25V | +/-6V | +/-6V | +/-6V |
驱动器负载电阻 (欧姆) | 3k to 7k | >=450 | 100 | 54 | |
最大转换率 | 30V/uS | 可调 | —— | —— | |
接收器最大输入电压 | +/-15V | +/-12V | -10V to +10V | -7V to +12V | |
接收器输入灵敏度 | +/-3V | +/-200mV | +/-200mV | +/-200mV | |
接收器输入阻抗(欧姆), (RS485在一个标准负载下) | 3k 到7k | 最小4k | 最小4k | >=12k |
一、
通常的RS485(正规名称是TIA/EIA-485-A)是使用平衡双线连接的。一共三条线分别为信号正、信号副和地线。数据信号在传输以前是非平衡的,经过差分放大器后变成了平衡信号。见图一。
图一 RS485信号的连接方法
图二 理想的平衡RS485信号传输电平
尽管传输RS485信号可以采用任何导电导线,但是通常是使用双绞线来连接为最佳。
二、
1、辐射干扰:在高速传输数据的时候,接收端是依靠高低电平的垂直边沿(上升沿/下降沿)来判断数据的变化的,频率越高,边沿变化的越快,相应的高频奇次谐波含量也越高。下图三是125kHz方波信号的FFT照片,由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它在5MHz上还有很大的谐波能量。
图三 125kHz方波信号的FFT延伸到5MHz
三、
图四 双绞线的特性阻抗
图五左侧连接的54Ω,右侧连接的是120Ω
终端电阻的加装位置也是非常重要的,严格上讲,它只能连接到双绞线的两个端点,而且应该是两端都加的。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发送器都是只有1个,所以这种情况下发送端就可以不加这个电阻了,因为它已经没有反向的电流了。
现在的很多RS485终端设备在端口处都已经自带了120Ω的终端电阻了(参见设备指标说明),这样的设备连接就无须另外加终端电阻了。
四、
五、
结合上面对RS485网络的技术分析,现在给出几种正确的连接方式供参考。
1、一个发送器一个接收器。参见图六。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连接方式,在这种连接下,终端电阻尽管有些多余(可以不用),但是养成一种良好的设计习惯也是十分必要的。
图六一个发送器和一个接收器的正确连接
2、 一个发送器,多个接收器。见图七。
这种连接方式也是比较常见,这里要注意两个问题,一个就是末端的终端电阻一定要加上;另一个问题就是分支线一定要短,通常要少于1米,这点非常重要,否则这段支线可能会引起阻抗的失配,导致误码率的升高。
图七一个发送器和多个接收器的正确连接
3、一对收发器。见图八。
这也是一种常见的连接,其原理与图六是相同的。
图八 两对收发器的正确连接
4、多对收发器。见图九。
它的原理和图七也是相似的,重要的也是要注意终端电阻的添加(注意,不能将最两边的收发器外侧的终端电阻省略),还有就是分支线要尽量地短。
图九 多对收发器的正确连接
六、
另外的几种连接情况,可能会引起传输距离以及误码率的提高问题,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注意。
1、无终端电阻匹配。见图十。
可能读者会注意,这种连接和图六非常相似,只是在分支线以后还有100英尺的悬空线。在图六中我们说,那个终端电阻是可以省略的,那么为什么增加了这100英尺的悬空线就成了错误连接了呢?这个就是高频信号传输的特点。高频电路分析中,我们不能以低频信号 “电路”的概念去理解信号的传递。图十中当主信号延干线继续向右传递的时候,由于末端没有连接终端电阻,所以信号在完全失配的情况下会完全反射(终端在开路和短路的情况下,对于高频信号来说都是全反射,只是相位不同)。全反射的信号会在干线上与正向信号叠加,由于距离的原因,反向传递的信号会出现杂乱的叠加,其结果就是引起输出端的信号严重失真,引起误码。
图十 无终端匹配的错误连接
图十中的信号测量结果在下半部分左侧(测量点在A-B),我们和图十右下侧的匹配状态波形做比较可以看出全反射对信号的影响。所以我们在工程中要注意,高频信号的延长线要做好处理,不要以为什么都不连接就没有问题。
2、错误的终端电阻安装位置。见图十一。
依据图十的问题,如果没有将终端电阻放置在主干线的末端,而是放置在其它位置,尽管这样可以对前段的阻抗做出匹配,但是终端电阻到双绞线电缆末端的地方依然会产生反射现象,并与发送信号叠加形成误码。误码的形状参见图十一的左下(测量点在A-B)。读者可以和右下侧的正确终端电阻连接波形进行比较。
图十一 不正确的终端电阻连接
3、多重线缆并联。见图十二。
这样的连接也是常见的错误。而且可能会引起更多的问题。
图十二 错误的多重线缆并联
第一个问题是RS485发送器的设计是为驱动一条电缆的,当并联四条电缆的时候,其驱动能力明显下降,这就意味着一些比较小的逻辑电平将无法传送,传输距离也大打折扣。第二个问题就是特性阻抗的变化。在打结点,四条分支线并联在一起会引起负载阻抗的严重失配,信号的反射情况将更为剧烈。
4、过长的分支电缆。见图十三。
图十三过长的支线也会引起阻抗失配
与图七类似,但是不同的地方是分支线长度过长。尽管此时在干线末端已经正确地连接了负载阻抗,但是太长的支线与右侧干线之间的并联关系依然使阻抗产生失配,这种情况下低电平段将发生信号畸变,畸变波形见图十三左下(测量点在A-B),并与右下侧正确的短支线连接对比。
读者可以将图十三和图十左比较可以发现,干线上的完全反射影响的是高电平信号,而支线引发的阻抗失配主要是引起低电平信号畸变。
参考文献:
1. TIA/EIA-485-A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enerators and Receivers for Use in Balanced Digital Multipoint Systems
2. TSB89 Application Guidelines for TIA/EIA-485-A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