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消费电子 > 业界动态 > 无人机与LED的一次次碰撞 能否成就下一个新兴市场?

无人机与LED的一次次碰撞 能否成就下一个新兴市场?

作者: 时间:2016-11-22 来源:中国之光网 收藏
编者按:在无人机迎来创业蓝海之际,LED能否在如此庞大的市场分一杯羹?什么样的“姻缘”能将无人机和照明两个不相关的行业联系起来?

  这位仁兄一开始使用的是售价仅43美元(约合人民币292元)的 Eachine E30W。或许因为这款的配置太低,无法实现精准的定位,所以他没有成功。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11/340548.htm


16



17



18



19


  但是 Baczynski 并没有轻易狗带。他马上着手对一款售价稍贵些的 Syma X5C-1(56美元,约合人民币380元)的顶部进行了一点微小的改造,让它在悬停的过程中具备足够的稳定性。同时,三角形的支架可以帮助它实现精准的定位。如此一来,Syma X5C-1 在10分钟之内就顺利实现了灯泡的装卸,看得人目瞪口呆。


20


  在未来,或许还可以帮助用户做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什么倒垃圾、收衣服、叠衣服、遛狗……

  无人机等导入光学测距应用,带动及雷射光学元件需求成长

  说到无人机的测距技术,这就需要提到/雷射光学元件。 随着无人机的应用需求兴起,导入光学3D摄影机产品并搭配非接触主动式的测距与感应技术,有逐渐升高趋势,此将带动关键零组件及雷射光学元件需求量成长。

  据调研机构观察,为取得清晰及深度影像以精确计算被测物距离、手势动作、障碍物回避等,LED/雷射光学元件将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


21


  目前各3C产品应用到的3D测距技术(三维手势识别),主要以三角测距(Triangulation)、结构光源(Structure Light)和时差测距(Time of Flight;ToF)等三种技术为主流,其中ToF技术的导入有越来越明朗化的趋势,成为新一代AR/VR产品、无人机,甚至车辆自动感知主流测距技术。

  TOF是Time of flight的简写,直译为飞行时间。所谓飞行时间法3D成像,是通过给目标连续发送光脉冲,然后用传感器接收从物体返回的光,通过探测光脉冲的飞行(往返)时间来得到目标物距离。

  使用这种方式光波容易受到干扰,系统发出的光,必须避开太阳光的主要能量波段,从而避免太阳光的直射、反射等对避障系统造成干扰。该原理需要非常精准的时间测量,需要专用处理芯片,而芯片价格则较为高昂。目前,TOF在室内测量距离最大可以到10米,室外强光干扰的话,5米左右吧。


22


  零度在CES2016上发布的Xplorer 2,采用的便是TOF测距方案。无人机上的“蘑菇头”就是自动避障模块,该避障模块可以实现在6m有效避障距离内,以每秒50次的速率实现360°全方位扫描。


23


  Xplorer 2自动避障模块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关键词: 无人机 LED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