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消费电子 > 业界动态 > 科大讯飞的人工智能之路

科大讯飞的人工智能之路

作者: 时间:2016-11-02 来源:互联网经济圈 收藏
编者按:科大讯飞是一家典型的创业公司,身上还有一个特殊的标签:中国在校大学生创业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行业:风雨过后见彩虹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11/339519.htm

  虽然现在已经大热,但对于这个行业将来在技术和产品等方面的具体发展前景,学界与业界也有诸多讨论。

  在轮值总裁、讯飞研究院院长胡郁看来,大家普遍更为关心的是的突破问题。目前,深度神经网络与大数据两个关键要素的结合是当前人工智能研究的一条主流路径,这条路径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研究-工程-产品-用户”大闭环优化,用简单的四个字概括就是“大、智、移、云”,它推动了工业界人工智能技术直接迈过了可用性门槛。

  现在工业界所依赖的大闭环优化、深度学习和大数据,跟脑科学的研究思路结合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现在人工智能网络借助于新的学习机理甚至拓扑结构上的改进,将可以进一步成为人工智能发展强有力的推动力。涟漪效应、深度学习和大数据的结合成为目前推动人工智能向前发展的最有效的路径。这几年各国都在积极推进脑科学的研究,这些国家层面的重大项目都试图从脑神经科学的角度尝试人工智能发展的另一条途径。

  技术的突破从源头上推动了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而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又带来了崭新的问题:人工智能是否会威胁人类,抢人类的饭碗?胡郁认为,现在的人工智能跟我们的意识其实没有任何的关系,所以机器的发展将来不会残害人类或者替代人类,反而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轻松和便捷。以车联网为例,此前曾有先驱者提出要在车内实现自动识曲,语音交互等想法,如今随着抗噪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提升,这一切都已经成为了现实。

  此前董事长刘庆峰曾在今年参与G20峰会下的B20会议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将会使社会的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社会财富创造的数量和质量呈指数级别增长;同时人工智能也将替代掉大部分的现有劳动力,颠覆现在的很多产业。这既是我们今天面临的巨大机遇,也是巨大挑战。



  总体来看,未来十年将会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一行业中,中国现在少有的兼具核心技术能力和产业基础条件:在国家层面,2014年科技部“863计划”启动《基于大数据的类人智能关键技术与系统》项目;在企业层面,以为代表的中国自主创新企业已经找到人工智能发展的必由之路——从语音和语音为入口介入认知智能。因此未来中国在人工智能行业和人工智能产业上必将大有可为。

  且行且珍惜:人工智能的漫漫长路

  一项技术从产生到发展到产业化再到消亡需要经历很多过程,很多技术就在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后慢慢消失了,而有些又被新的技术代替了。人工智能作为一个宽泛的概念,包含了语音、图像、语义理解等许多方面,因此在他的发展道路上必然会出现很多的困境和曲折。

  首先就是产业化的问题。技术向产品的转化是技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就产品而言,实用性是消费者追求和喜爱的第一要义。如果现在的人工智能像此前的技术浪潮一样仅仅止步于概念上的联网,或者只是停留在实验室和研发中心中,那么缺乏了产业化和商品化的技术就会像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最终还会走向末路和枯竭。此前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在今年全国两会中提出要将人工智能确立为国家战略,从国家的层面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正是充分考虑到了人工智能发展的产业化问题,希望在国家的扶持下形成兼顾竞争力和消费者口碑的人工智能产品。目前人工智能正处在商业模式构建和产业雏形生成的阶段,以科大讯飞为主体的“中国声谷”产业园区也在安徽省和合肥市的大力支持下逐步成长,逐步向产业特色鲜明、产业集群优势突出、产业规模和影响力处于国际前列的阶段稳步迈进。产业之路的困难虽然可以称得上艰巨,但是相信在科大讯飞和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下,以语音为入口和基础的人工智能产业终将会成为未来的现实。

  其次,就是入口的问题。人工智能作为具有一定前瞻性的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寻求一个合适的切入口融入大众的生活。未来是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面对各式各样连入互联网的智能硬件和其他设备,用户都需要有更方便的手段进行操控。而这一切都将是语音大显身手的时刻。正如前文所述,目前科大讯飞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借助远场识别、麦克风阵列、自然语言理解等技术,在多项智能语音和语言理解测试中荣获桂冠,目前的技术已经具有了实用的能力和推广的可能性,因此在未来借助语音的入口,实现人工智能的突破和跨越是非常有希望和前景的。

  紧接着产业化和产品而来的就是盈利的问题。就人工智能产业来说,目前还处在初始投入阶段,离盈利还有一定距离。但是只要占据了市场和用户占有率,盈利其实也就近在眼前。以个人用户和随身可穿戴设备为例,借助认知计算引擎和语音识别功能,目前所有的移动互联网模式,都可以在语音交互的过程中得以实现。人们通过在随身设备上实现基于语音交互的各项功能,可以获得所需要的各项功能,而企业在这一交互过程中则可以获得海量的后台大数据,还可以实时推送相关信息;而以商业用户为例,为了获取需要的技术保障和增值服务,用户将会选择付费的相关服务,这其中的市场规模都可以说是难以估量的。

  最后,就是许多企业都会遇到的资本问题。其实并不是所有的企业和行业都适合资本的进入和并购的展开,此前刘庆峰曾提出,在人工智能行业,以科大讯飞为代表的中国企业真正的竞争对手是国际上的人工智能巨头,因此应当学习华为的作风,将工作和精力的重心放在技术研发和创新上。如果期待通过资本运作和并购实现盈利或成功,必然会走上弯路,难以实现目标。

  数百年前的万户,不会想到现在NASA已经成功将人类送出地球,远航太空;百年前的莱特兄弟,不会想到如今的客机已经可以运载相比当年几何倍数的乘客跨越五大洲四大洋,无论愿不愿意、无论是否承认,科技进步的速度,总是超乎最前卫的理想主义者的想象。而如今,我们已经站在了人工智能的大路前。随着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未来将在智能硬件、车联网、机器人、自动客服、教育等方面发挥越来越显著的作用。而科大讯飞作为亚太地区最大的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领导者,以多年潜心耕耘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底蕴,必将坚守“用人工智能建设美好世界”的口号,和大家共同见证人工智能时代的真正到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