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便携式电解质分析仪的设计
图3为基于CH452的键盘接口电路。为了防止按键被按下后,CH452的SEG信号线与DIG信号线形成短路,在CH452的DIG0~DIG5引脚与键盘矩阵之间串联有限流电阻,图3中R40~R46,其阻值为10 kΩ。CH452采用4线制与主处理器ATxmegal28A1链接,占用主处理器1个中断接口和l组SPI接口。
2.3 USB通讯接口
为便于仪器现场使用方便,该系统设计了对外信息输送的USB接口,可使仪器便捷地与各类存储器及电脑连接。其中,USB接口控制器采用CH357器件。CH357支持USB-HOST主机方式和USBDEVICE/SLAVE设备方式。在本地端CH375具有8位数据总线和读、写、片选控制线以及中断输出,可方便地挂接到ATxmegal28Al微控制器的系统总线上。图4为CH375与主控制器的连接电路,CH375的TXD引脚直接接地,从而使CH375工作于并口方式。电容C1201用于CH375内部电源节点退耦,采用0.01μF的高频瓷片电容,可提高接口的EMI要求。电容C47和C1202用于外部电源退耦,采用0.1μF的高频瓷片电容。晶体X11、电容C1203和C1204用于CH375的时钟振荡电路。USB-HOST主机方式要求时钟频率比较准确,X11的频率是12 MHz±0.4‰,C1203和C1204是容量约为15 pF的独石电容。LEDl为数据传送指示灯,用户可以直观观察数据传送状态。
3 系统软件设计
该系统软件开发采用ATMEL公司提供的AVRStudio开发环境,并在该开发环境中内嵌了支持C语言的GCC。分析仪软件全部采用C语言编写,这样开发周期缩短,维护便捷。该系统软件设计采用层次化模块化结构设计,共分为两个层次,第l层是按照硬件各个功能模块编写相应的驱动和接口程序,包括液晶显示、打印机、按键处理、步进电机、A/D采集转换、系统时钟、检测和电源管理等模块;第2层是在第1层的基础上按照使用功能编写的应用程序模块,有主菜单、样本分析、质控分析、质控统计、系统设定、系统校准、电极清洗、数据储存及查询和系统自检等模块。图5中给出系统整体软件设计流程。
4 结论
该设计的便携式电解质分析仪已经完成样机制作,并进行相关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由于采用先进的Xmega微控制器为核心,系统整体功耗较低,使用36 V10Ah的锂电池供电可以连续工作8小时左右。样机已经通过了GE认证的电磁兼容测试,表明该仪器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由此可见,所设计的便携式电解质分析仪完全适应野外工作的需求。
参考文献:
[1].CA3140datasheethttp://www.dzsc.com/datasheet/CA3140_211595.html.
[2].CH452datasheethttp://www.dzsc.com/datasheet/CH452_1054704.html.
[3].CH375datasheethttp://www.dzsc.com/datasheet/CH375_1135273.html.
[4].C1201datasheethttp://www.dzsc.com/datasheet/C1201_1123687.html.
[5].C1202datasheethttp://www.dzsc.com/datasheet/C1202_1123684.html.
[6].C1203datasheethttp://www.dzsc.com/datasheet/C1203_1123685.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