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ARM,AVR,MSP430,Coldfire,DSP,FPGA
ARM Vs DSP
1.
ARM处理器有包括系统模式,用户模式等工作模式,并且每种模式下都有相应的专有通用寄存器,因此可以快速地实现不同模式的切换,这对于操作系统来说是非常有益的,但是DSP,没有这方面的考虑。另外,由于ARM内核与片内外设通过VPB相连,因此两者相对独立,这样,ARM的片内外设的搭配也更加灵活。
不知道说得对不对,毕竟,对DSP得了解不多。欢迎指正
2.
主要是两个的作用不一样。ARM是32位RISC芯片,手机数码产品和工控上用,可以理解成CPU,可以上个OS也可以直接当单片机用。而DSP是作数字信号处理的以TI的东西为例2000做控制5000处理静态图象,6000处理动态图象,8000是多DSP联合控制用的。
3.
ARM是一个公司的名字,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ARM公司设计了多种CPU核心,是以32位RISC核心为主,以ARM设计的CPU核心做的芯片被俗称为“ARM芯片”,但严格地说通常的ARM芯片应该是指以ARM设计的CPU核心做的单片机,以ARM设计的CPU核心制作的SOC芯片一般不被称为ARM芯片。
所以楼主所说的ARM芯片就是一种高级的通用单片机。
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即数字信号处理;与“ARM芯片”这个俗称一样,“DSP芯片”是TI公司生产的一系列带DSP功能单片机的俗称。
总结一下,“DSP芯片”是带DSP功能的单片机,“ARM芯片”是带或不带DSP功能的单片机;
如一定要讲区别,若不考虑DSP功能,“DSP芯片”比“ARM芯片”在功能上弱很多,如楼上讲的多种模式、跑OS、MMU、多种外设等许多差别。
4.
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是微处理器行业的一家知名企业,设计了大量高性能、廉价、耗能低的RISC处理器、相关技术及软件。ARM架构是面向低预算市场设计的第一款RISC微处理器,基本是32位单片机的行业标准,它提供一系列内核、体系扩展、微处理器和系统芯片方案,四个功能模块可供生产厂商根据不同用户的要求来配置生产。由于所有产品均采用一个通用的软件体系,所以相同的软件可在所有产品中运行。目前ARM在手持设备市场占有90以上的份额,可以有效地缩短应用程序开发与测试的时间,也降低了研发费用。这里有一篇介绍ARM结构体系发展介绍。
DSP(DIGITAL singnal processor)是一种独特的微处理器,有自己的完整指令系统,是以数字信号来处理大量信息的器件。一个数字信号处理器在一块不大的芯片内包括有控制单元、运算单元、各种寄存器以及一定数量的存储单元等等,在其外围还可以连接若干存储器,并可以与一定数量的外部设备互相通信,有软、硬件的全面功能,本身就是一个微型计算机。DSP采用的是哈佛设计,即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分开,使程序和数据分别存储在两个分开的空间,允许取指令和执行指令完全重叠。也就是说在执行上一条指令的同时就可取出下一条指令,并进行译码,这大大的提高了微处理器的速度 。另外还允许在程序空间和数据空间之间进行传输,因为增加了器件的灵活性。其工作原理是接收模拟信号,转换为0或1的数字信号,再对数字信号进行修改、删除、强化,并在其他系统芯片中把数字数据解译回模拟数据或实际环境格式。它不仅具有可编程性,而且其实时运行速度可达每秒数以千万条复杂指令程序,远远超过通用微处理器,是数字化电子世界中日益重要的电脑芯片。它的强大数据处理能力和高运行速度,是最值得称道的两大特色。由于它运算能力很强,速度很快,体积很小,而且采用软件编程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因此为从事各种复杂的应用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根据数字信号处理的要求,DSP芯片一般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1)在一个指令周期内可完成一次乘法和一次加法;
(2)程序和数据空间分开,可以同时访问指令和数据;
(3)片内具有快速RAM,通常可通过独立的数据总线在两块中同时访问;
(4)具有低开销或无开销循环及跳转的硬件支持;
(5)快速的中断处理和硬件I/O支持;
(6)具有在单周期内操作的多个硬件地址产生器;
(7)可以并行执行多个操作;
(8)支持流水线操作,使取指、译码和执行等操作可以重叠执行。
当然,与通用微处理器相比,DSP芯片的其他通用功能相对较弱些。
区别是什么?:ARM具有比较强的事务管理功能,可以用来跑界面以及应用程序等,其优势主要体现在控制方面,而DSP主要是用来计算的,比如进行加密解密、调制解调等,优势是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较高的运行速度。
都酷了就再补充点儿,还是随便说说
DSP的优势主要是速度,它可以在一个指令周期中同时完成一次乘法和一次加法,这非常适合快速傅立叶变换的需求。DSP有专门的指令集,主要是专门针对通讯和多媒体处理的;而ARM使用的是RISC指令集(当然ARM的E系列也支持DSP指令集)是通用处理用的。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是ARM是高级房车,而DSP是高级跑车。不过也有一种双核芯片是用DSP取指并做运算,当浮点运算量较大时ARM协助处理平时ARM只负责外围控制。
不同应用需求的驱动也是一个原因吧
任何技术要能良好发展,总离不开市场的驱动.arm可以称为高性能的单片机,传统的单片机性能无法满足要求后,人们就开始寻求更高性能的单片机,于是在这批用惯了单片机的用户的需求驱动下,arm开始逐渐发展.而dsp是面向那些追求高速计算的用户准备的.这是两个独立发展的方向,每种技术都保持自己的个性,发展到现在.一家之言,呵呵.
5.
存储器架构和指令集特点不一样
单片机为了存储器管理的方便(便于支持操作系统),一般采用指令、数据空间统一编码的冯·诺依曼结构。 DSP为了提高数据吞吐的速度,基本上都是指令、数据空间独立的哈佛结构。
单片机对于数字计算方面的指令少得多,DSP为了进行快速的数字计算,提高常用的信号处理算法的效率,加入了很多指令,比如单周期乘加指令、逆序加减指令(FFT时特别有用,不是ARM的那种逆序),块重复指令(减少跳转延时)等等,甚至将很多常用的由几个操作组成的一个序列专门设计一个指令可以一周期完成(比如一指令作一个乘法,把结果累加,同时将操作数地址逆序加1),极大的提高了信号处理的速度。由于数字处理的读数、回写量非常大,为了提高速度,采用指令、数据空间分开的方式,以两条总线来分别访问两个空间,同时,一般在DSP内部有高速RAM,数据和程序要先加载到高速片内ram中才能运行。DSP为提高数字计算效率,牺牲了存储器管理的方便性,对多任务的支持要差的多,所以DSP不适合于作多任务控制作用。
ARM Vs FPGA
1.
首先我只能给意见,不强求你的选择权。
第二我只能告诉你如果学完FPGA和ARM都掌握以后是什么样子情况。
了解上面两点以后往下看。
(呵呵,我和你正好是反过来的,我是做的FPGA,到了公司也是做FPGA,但是由于硬件架构问题不得不学习ARM)
我觉得FPGA和ARM孰轻孰重没得比较。但是殊途同归,用经典FPGA结构处理不了的问题就要用ARM来处理,这个是没办法的。器件的最终用途就是帮我们解决问题。
选择1.如果你决定主攻ARM,你学FPGA的优势在于你已经懂ARM了,所以你学习EDA以后有一个优势:
CPU和FPGA的联合的架构,这个是一种解决方案,而且普遍被嵌入式所使用(你非要拿手机给我举例我也没办法,笑~~)因为系统总是分层的,CPU永远工作在应用层,作为FPGA而言,虽然工作在链路层(帮CPU存储数据,速率匹配,接口实现等等)但是这个架构中FPGA需要比CPU跑的更稳定。这个架构的好出就是灵活。CPU外部接口随意扩展,只要自己编写FPGA的程序实现接口就可以。
优势:在了解系统核心算法的前提下,更加了解系统架构。这个是有好处的,因为在使用系统之前肯定是要先架构系统。在上面CPU和FPGA架构下面。FPGA从CPU角度看来充当了内存。从底层角度看来FPGA充当了驱动,那么在这种接口下面,FPGA如果不起来,那么ARM启动也只是半残。不能发挥ARM的所有功能。
(我在给软件程序员讲FPGA和pxa255协同工作原理,他们对于FPGA可以复用地址或者透明双块内存表示惊奇,可以对同一个地址读写出不同的结果表示惊讶,因为他们不了解FPGA的工作方式。FPGA的灵活性他们体会不到。但是你可以。)
选择2:你主攻FPGA方面。
我觉得学校么,对FPGA和ARM都存在一定量的误解,就好像学生或者少数老师会认为:“linux和windows是差不多的东西”“VHDL是按照VC改出来的”等等,这些可能一定意义上面是对的(而且这个一定意义几乎一个反例就能被推翻)。FPGA现在的功能很强,DSP和CPU都是可以内嵌的。而且是软核这点非常好。FPGA现在普及不开的原因主要是成本,本身技术已经成熟。
那么你的优势就在于:你了解FPGA以后,将软内核嵌入到FPGA内部,此时公司不需要另外找人为你的ARM或者CPU进行配置。
参考网站,可以了解FPGA到底是发展到什么情况:
xilinx的市场解决方案:http://china.xilinx.com/technology/
altera的市场解决方案:http://www.altera.com.cn/technology/tc-index.html
一句话总结:殊途同归,英雄不问出处,所以学什么,选择什么路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走和自己的兴趣。
2.
ARM、DSP、FPGA之间的区别
2008年06月16日 星期一 下午 08:45
ARM(Adanced RISC Machines)是一个公司名字,也是一种处理器的通称,还可以认为是一种技术名字。主要销售晶片设计技术的授权。目前,采用ARM技术知识产权(IP)核的微处理器,即我们通常说的ARM微处理器,已遍及工业控制、消费类电子产品、通信系统、网络系统、无线系统等各类产品市场,基于ARM技术的微处理器应用约占据了32位RISC微处理器75%以上的市场份额,ARM技术正在逐步渗入到我们生活的各方面。ARM公司是专门从事基于RISC技术晶片设计开发的公司,作为知识产权供应商,本身不直接从事晶片生产,靠转让设计许可由合作公司生产各具特色的晶片,世界各大半导体生产商(RFID射频快报注:如PHILIPS、TI、Intel、BroadCom、ATMEL等)从ARM公司购买其设计的ARM微处理器核,根据各自不同的应用领域,加入适当的外围电路,从而形成自己的ARM微处理器晶片进入市场。目前,全世界有几十家大的半导体公司都使用ARM公司的授权,因此既使得ARM技术获得更多的第三方工具、制造、软件的支持,又使整个系统成本降低,使产品更容易进入市场被消费者所接受,更具有竞争力。ARM架构是面向低预算市场设计的第一款RISC微处理器,基本是32位单片机的行业标准,它提供一系列内核、体系扩展、微处理器和系统芯片方案,四个功能模块可供生产厂商根据不同用户的要求来配置生产。由于所有产品均采用一个通用的软件体系,所以相同的软件可在所有产品中运行,可以有效地缩短应用程序开发与测试的时间,也降低了研发费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