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 arm 常用的接口总结
1 I2C总线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11/321770.htmIISTAT: 状态寄存器。选择I2C的工作模式,发出S信号,P信号,使能接受/发送功能,并标示各种状态,比如总线仲裁是否成功,作为从机时是否被寻址,是否接收到0地址,是否接收到ACK信号。
2 SPI总线协议的认识(SPI中的极性CPOL和相位CPHA)
最近在看关于Silicon Labs的C8051F347的某个驱动中,关于SPI部分初始化的代码,看到其对于SPI的设置为CPOL=1,CPHA=0,对于CPOL及CPHA的含义不了解,想要搞懂,这两个参数到底是什么意思,以及为何要这么设置。所以才去找了SPI的极性和相位的相关资料,整理如下。
设备与设备之间通过某种硬件接口通讯,目前存在很多种接口,SPI接口是其中的一种。
SPI中分Master主设备和Slave从设备,数据发送都是由Master控制。
一个master可以接一个或多个slave。
常见用法是一个Master接一个slave,只需要4根线:
SCLK:Serial Clock,(串行)时钟
MISO:Master In Slave Out,主设备输入,从设备输出
MOSI:Master Out Slave In,主设备输出,从设备输入
SS: Slave Select,选中从设备,片选
先简单说一下,关于SPI中一些常见的说法:
SPI的极性Polarity和相位Phase,最常见的写法是CPOL和CPHA,不过也有一些其他写法,简单总结如下:
(1) CKPOL (Clock Polarity) = CPOL = POL = Polarity =(时钟)极性;
(2) CKPHA (Clock Phase) = CPHA = PHA = Phase =(时钟)相位;
(3) SCK=SCLK=SPI的时钟;
(4) Edge=边沿,即时钟电平变化的时刻,即上升沿(rising edge)或者下降沿(falling edge);
对于一个时钟周期内,有两个edge,分别称为:
Leading edge=前一个边沿=第一个边沿,对于开始电压是1,那么就是1变成0的时候,对于开始电压是0,那么就是0变成1的时候;
Trailing edge=后一个边沿=第二个边沿,对于开始电压是1,那么就是0变成1的时候(即在第一次1变成0之后,才可能有后面的0变成1),对于开始电压是0,那么就是1变成0的时候;
本文采用如下用法:
极性=CPOL
相位=CPHA
SCLK=时钟
第一个边沿和第二个边沿
【SPI的相位和极性】
CPOL和CPHA,分别都可以是0或时1,对应的四种组合就是:
Mode 0 | CPOL=0, CPHA=0 |
Mode 1 | CPOL=0, CPHA=1 |
Mode 2 | CPOL=1, CPHA=0 |
Mode 3 | CPOL=1, CPHA=1 |
【如何看懂和记忆CPOL和CPHA】
所以,关于在其他地方介绍的,看似多么复杂难懂难记忆的CPOL和CPHA,其实经过上面解释,就很容易看懂了:
去看时序图,如果起始的始终SCLK的电平是0,那么CPOL=0,如果是1,那么CPOL=1,
然后看数据采样时刻,即时序图数据线上的数据那个矩形区域的中间所对应的位置,对应到上面SCLK时钟的位置,对应着是第一个边沿或是第二个边沿,即CPHA是0或1。(对应的是上升沿还是还是下降沿,要根据对应的CPOL的值,才能确定)。
即:
(1)如何判断CPOL:SCLK的空闲时候的电压,是0还是1,决定了CPOL是0还是1;
(2)如何判断CPHA:而数据采样时刻对应着的SCLK的电平,是第一个边沿还是第二个边沿,对应着CPHA为0还是1。
【软件中如何设置SPI的极性和相位】
SPI分主设备和从设备,两者通过SPI协议通讯。
而设置SPI的模式,是从设备的模式,决定了主设备的模式。
所以要先去搞懂从设备的SPI是何种模式,然后再将主设备的SPI的模式,设置和从设备相同的模式,即可正常通讯。
对于从设备的SPI是什么模式,有两种:
(1)固定的,有SPI从设备硬件决定的
SPI从设备,具体是什么模式,相关的datasheet中会有描述,需要自己去datasheet中找到相关的描述,即:
关于SPI从设备,在空闲的时候,是高电平还是低电平,即决定了CPOL是0还是1;
然后再找到关于设备是在上升沿还是下降沿去采样数据,这样就是,在定了CPOL的值的前提下,对应着可以推算出CPHA是0还是1了。
举例1:
CC2500- Low-Cost Low-Power 2.4 GHz RF Transceiver的datasheet中SPI的时序图是:
从图中可以看到,最开始的SCLK和结束时候的SCLK,即空闲时刻的SCLK,是低电平,推导出CPOL=0,然后可以看到数据采样的时候,即数据最中间的那一点,对应的是SCLK的第一个边沿,所以CPHA=0(此时对应的是上升沿)。
举例2:
“SDI is shifted into 8-bit shift register on every rising edge of SCK in the order of data bit 7, data bit 6 …… data bit 0.”
意思是,数据是在上升沿采样,所以可以断定是CPOL=0,CPHA=0,或者CPOL=1,CPHA=1的模式,但是至于是哪种模式。
按理来说,接下来应该再去确定SCLK空闲时候是高电平还是低电平,用以确定CPOL是0还是1,但是datasheet中没有提到这点。
所以,此处,目前不太确定,是两种模式都支持,还是需要额外找证据却确定CPOL是0还是1.
从设备也是一个SPI控制器,4种模式都支持,此时只要自己设置为某种模式即可。
然后知道了从设备的模式后,再去将SPI主设备的模式,设置为和从设备模式一样,即可。
对于如何配置SPI的CPOL和CPHA的话,不多细说,多数都是直接去写对应的SPI控制器中对应寄存器中的CPOL和CPHA那两位,写0或写1即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