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夙愿终成:中国进入卫星移动通信手机时代!
陈明章坦言:“PIM问题一直困扰着项目团队,在整个研制过程中,项目团队在这个问题上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经过项目团队多年艰苦攻关,解决无线PIM试验难题,标志着我国这一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8/295422.htm从技术层面上讲,天通一号卫星01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地球同步轨道移动通信卫星俱乐部,表明我国在卫星设计制造能力、平台技术、载荷技术、基础元器件、原材料和地面仿真实验验证技术方面达到了较高水准,不仅将有力提升我国后续同类卫星的研制水平,相关技术还可以广泛应用到其他型号中。
应用和市场前景广阔
渔民可在海上与陆地或海上其他船只进行联系,为人身安全增添保障;个人乘坐飞机时,可方便上网。
“十三五”期间,我国还将发射多颗天通一号卫星。
移动通信技术具有全球覆盖、一次性投入少、维护成本低等特点,能够实现对海洋、山区和高原等地区近乎无缝的覆盖,因此,天通一号除了可以用于发生自然灾害时应急通信外,还可以广泛应用于个人通信、海洋运输、远洋渔业、航空救援、旅游科考等各个领域,具有重要的领域应用价值和商用价值。
天通一号卫星01星总指挥边炳秀举例说:“拿渔业来说,天通一号卫星01星覆盖区域包括东海、南海等渔民经常作业的海域,如果渔民配备了其手持移动终端,他们在汪洋大海上也可以很方便地跟陆地或海上其他船只进行联系,还可以和家人进行通话,特殊情况下可以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为人身安全增添一份保障。”
天通一号在个人应用方面也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在乘坐飞机长途旅行时就可以借助天通一号的高速率数据传输服务,方便地进行网上办公或者与朋友进行微信聊天。
据估计,2025年前,我国移动通信卫星系统的终端用户将超过300万,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在国家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航天参与“一带一路”战略成为近年来的一个热点话题。“一带一路”战略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信息领域的互联互通。可以期待,能提供短报文服务、支持语音和数据传输服务的天通一号卫星系统有可能是最早覆盖“一带一路”的卫星系统。
“‘十三五’期间,我国还将发射多颗天通一号卫星,进一步提升卫星移动通信服务容量和覆盖区域,从我国周边地区如亚太地区进行拓展,形成星地一体融合的区域移动通信体系,实现卫星移动通信的规模化应用和运营,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空间信息走廊建设与应用搭建重要的支撑平台。”边炳秀自豪地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