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闭

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工控自动化 > 业界动态 > 中国光伏产业的喜与忧

中国光伏产业的喜与忧

作者: 时间:2016-08-04 来源:新华社 收藏
编者按: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光伏产业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领跑者。自2008年起,我国连续8年光伏电池产量居全球首位,累计为全球提供了70%以上的光伏电池产品,我国光伏产业耀眼的光环背后,弃光限电的问题却愈演愈烈,长期以来重开发轻消纳的发展思路亟待转变。

  “重开发、轻消纳”酿成弃光困境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8/294979.htm

  虽然我国已经是产业生产和应用的双料冠军,但风光无限的背后也有着难以掩盖的尴尬。其中,弃光限电、利用率低,正成为制约我国应用市场扩容的一大掣肘因素。

  来自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大多数地区发电运行情况良好,全国全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133小时,但西北部分地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弃光现象。其中,甘肃全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061小时,弃光率达31%;新疆自治区全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042小时,弃光率达26%。

  2016年一季度,我国弃光现象更加严峻。一季度光伏发电量1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但全国弃光限电19亿千瓦时,相当于光伏发电总量的14%不能上网。弃光限电集中发生在甘肃、新疆和宁夏等地区。其中,甘肃弃光限电8.4亿千瓦时,弃光率39%;新疆(含兵团)弃光限电7.6亿千瓦时,弃光率52%;宁夏弃光限电2.1亿千瓦时,弃光率20%。

  弃光限电尴尬的出现,很大程度上缘于我国光伏发电应用市场的投资布局的失衡,发展思路“重开发、轻消纳”。

  光伏发电应用主要有集中式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两大渠道。在过去几年间,集中式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项目发展呈现冰火两重天。集中式光伏电站一直是投资的风口,大批电站项目集中上马,而分布式光伏项目却几乎无人问津。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4318万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电站装机占比86%,分布式占比只有14%。尤其在2015年,新增完成的光伏装机中,集中式光伏电站装机占比高达91%。

  我国集中式光伏电站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当地电力需求较弱,大量电力需要向外输出。但光伏的大规模集中上网与当地电网配套建设滞后形成冲突,同时,光伏发电的波动性强,也给当地电网的稳定性带来冲击,导致当地不得不采取弃光限电的措施。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光伏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