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消费电子 > 业界动态 > BAT三大巨头决战人工智能

BAT三大巨头决战人工智能

作者: 时间:2016-06-28 来源:钛媒体 收藏
编者按:人工智能之巅的企业是谷歌、Facebook、微软这样的巨头,国内除去讯飞等垂直类企业,真正在人工智能有所长进的巨头依然是百度、阿里、腾讯这三家,BAT三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思路各不相同,不管怎样人工智能目前在短期内很难看到盈利,这需要所有具备实力的厂商去展开投入才能逐渐砸出市场前景。

  总体而言,阿里的主要特点是主要集中在B端,和电商体系以及物联网体系有着较为深入的融合,和C端之间的联系相对较少。这和阿里目前的赋能战略、思维也有很大的关系。阿里的思路是,很多时间不会自己亲自来做,而是交给合作伙伴来做,阿里更多是在背后做基础设施。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6/293231.htm



  阿里马云

  腾讯:暗中防御悄然潜行,闲敲棋子看落灯花

  对腾讯而言,是非常遥远的存在。腾讯的内在基因里主要是游戏和社交,这两块业务可以说是腾讯的核心业务,而相对涉及较少。如果要形容腾讯,这句话非常适合——闲敲棋子看落灯花,暗中防御悄然潜行。

  腾讯有关人工智能的报道很少,但腾讯并非没有涉足人工智能。2014年5月微软首批开放了10万个微软小冰的申请名额,小冰就像病毒一样悄然进入了各个微信群,霎时间小冰在微信群里爆红。在微信里大闹三天之后,六一儿童节当天,小冰被腾讯全部“杀死”。

  而在此时,腾讯在人工智能领域还建树较少,更看不得别人在自己的领地上炫技。但微软小冰的存在同样激起了腾讯的警惕。根据目前媒体公开报道来看,推动微信新技术和功能研发的核心团队主要是两个。一个是位于北京的研发团队,其源于原腾讯研究院,腾讯研究院解散之后,一部分人归入到微信部门。外界的认知是这是一个做“模式识别”研究的团队,最早于2010年9月成立,现在叫微信北京研发中心。

  该团队所做的事情,大部分微信用户都用到过,比如微信里面的语音转文字、声纹识别、电视节目中的摇一摇等。他们的研究方向包含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语音合成、音频指纹、语义理解、数据挖掘等等。这其实也就是人工智能最基础的一些功能。而腾讯在语音语义识别的层面上早已经展开了大量的尝试,语音记事本等产品也都有一定程度的开发和使用。

  以腾讯目前的实力来看,在人工智能领域最大的底牌还是腾讯云的积累,今年5月,腾讯云在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的展台上就展示了其人工智能、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医疗、云存储和流媒体等技术应用。

  当然,除了腾讯自身之外,腾讯还有搜狗。搜狗在今年也把人工智能看作是重要的发力方向,搜狗输入法在在语义理解、识别和人机交互方面正在展开更多的探索。

  总的来说,目前腾讯并未像百度那样把人工智能看作是核心战略,更多是闲敲棋子的姿态正在暗中落子。而腾讯的行事风格来看,这种投入较大且短时间内难以看到成效的事情也不会是战略核心。

  腾讯在2012年之后,非核心业务一般都是剥离之后送给相关领域的领先者,通过战略投资的方式展开合作。拍拍、易迅送给京东,搜搜送给搜狗的逻辑均是如此。人工智能领域,百度是养儿防老,阿里是开托儿所,腾讯很有可能会采用直接嫁女儿迎女婿的方式来展开。



  腾讯马化腾

  写在最后:

  当然,以上的比方也不是非常恰当,这种对腾讯的思考仅仅也只是猜测。但目前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之中,百度走的最激进最大胆,这和百度的基因有很大的关系,过去百度一直在搜索、输入法、图片领域有大量的产品,有以技术立厂为公司的口号,产品、基因塑造了百度在今日的选择和布局。

  对阿里和腾讯而言,一个长于电商,一个长于社交,社交和电商都是人工智能渗入获取数据的重要领域,再加上双方在云计算层面上都有布局,也正是如此,双方也在人工智能领域有着深入的探索。

  可以明确的是,平台型企业如果不参与,人工智能领域很难刺激出产业规模的。大企业的参加,能把市场风险摊薄,也能够推动产品和业务优化,从而带动产业链前进。人工智能从远景来看,不能期望一两家公司打通上下游,它依赖企业的共同创新。这样才能推动相关政策、法律乃至产业链的全面优化。



  三大巨头决战人工智能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BAT 人工智能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