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杳:联想手机的机会和挑战
两年前联想29亿美元收购Moto手机,当时老杳认为通过收购Moto,联想有效的继承了Moto的品牌及全球专利布局,打开了进军全球市场的大门。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5/291343.htm两年后,联想收购Moto虽然没有达到当年TCL收购Alcatel手机的成效,在海外市场却也成绩斐然,2015年联想+moto在印度市场出货超过一 千万,今年第一季度更成为三星、MicromaxMax之后位居第三的手机厂商,凭借多年来的PC渠道积累,联想在印度直营店超过八百家,合作店家上万 家,虽然不及VIVO、OPPO在大陆市场的规模,对于大陆手机品牌在印度市场的布局也算独树一帜,联想定位中低端、Moto定位中高端的格局成功树立。
可惜的是,虽然印度近13亿的人口与大陆相差不多,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网民数量造成整体智能手机的购买力相比大陆市场差了很多,联想虽然在印度市场表现不错,却难以弥补在大陆市场的下滑。
元庆将联想的大陆困局归罪于运营商渠道的毒害,其实不尽然,前几年联想之所以能够取得不错的业绩,主要还是依靠了运营商市场的爆发,这两年中国市场渠道的确发生了变化,从运营商一家独大到运营商、电商、线下渠道三分天下,联想没有适应渠道的变革是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
其实真正影响联想的还不是手机渠道的变革,而是联想过去两年在大陆对Moto整合的失败,过去一年VIVO、OPPO的崛起看似是两家公司线下渠道的强势,其实在老杳看来更主要来自同样出自步步高系的VIVO、OPPO多年来坚持走高端路线的成功。
从20年前步步高推出VCD到DVD、MP3、MP4、功能手机、学习机、智能手机,步步高系的几家公司这些年企业文化一脉相承,产品、渠道、宣传战略几乎从来没发生过变化,即使过去几年运营商主导时代两家公司也曾遭遇挫折,不过还是坚持了下来并在今年达到顶峰。
不是手机渠道变革造就了VIVO、OPPO,而是中国消费者已经从简单的追求低价、高性价比升级追求品质,VIVO、OPPO的战略符合了消费者的预期,华为这两年异军突起也是这个原因。
虽然个别人或许有争议,华为、VIVO、OPPO三家公司的研发实力和水平超出国内其他同行基本是业界共识,这一点才是三家公司成功的真正关键,商业模式确实可以促进销量,但硬实力才是走向品牌的核心。
同样没人否认的是Moto的技术水平,可惜联想过去两年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一点,Moto与联想两个品牌的独立运营或许在印度市场可以成功,不过在越来越追 求个性化的大陆市场,Moto仅仅凭借技术实力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相对全球其他市场,大陆市场无论指纹识别、移动支付等都走在了前列,对ID设 计、长待机等个性化的需求也更强劲,以老外主导的Moto缺乏对大陆市场的充分了解,不会专门针对大陆市场定向开发产品,更不要说在软件与应用开发 上,Moto空有技术实力而无用武之地。
今年联想做出调整之后,整体手机战略由Moto负责固然对联想手机在全球市场的推广有益,不过明显对联想在大陆市场的复苏没有任何帮助,虽然印度是全球最 具潜力的智能手机市场,中国却是现有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而且中国市场智能手机的发展代表了手机产业真正的未来,如果联想不做调整,随着印度市场的成熟, 联想一样难以避免过去两年在大陆的轨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