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电容器保护误动原因探究
2.3.2.1 零序电压整定计算
按照《3~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规定:对于电容器装有专用单台熔断器的情况,其开口三角电压整定值计算公式与上面计算不同。
第一组开口三角电压整定值:

式中:UDZ:开口三角零序电压

N:每相电容串段数为4
M:每相电容并联只数为1
KLM:灵敏系数为1.5
NTV:电压互感器变比为100(实际放电线圈变比:10000/100)
β:单台电容器元件击穿相对数为0.50
为躲过正常运行时不平衡电压,UDZ=5.77V≈5V
零序电压定值取:5V,动作时限:0.2s
第二、三组开口三角电压整定值:

U——————放电线圈的二次相电压57.7V;(实际放电线圈变比:10000/100)
N——————每相电容串段数为4
M——————每相电容并联只数为2
为取得较高的灵敏系数,在整定计算时应尽量降低保护定值,UDZ≈3.73V≈3V
动作时限取0.2s
2.3.2.2 一、二段过流定值计算:
按照保护规程要求,电容器分别装设限时电流速断及过电流保护。
2.3.2.2.1 第一组整定计算值如下
相电流二次值IE =[250/(11/√3)]/(50/5)≈1.31(A)
限时电流速断定值取IDZ=KKIAC=2.5×1.31≈3.28(A),式中KK为可靠系数,取2.5。按照规程要求,时限取0.1~0.2s,因此时限为0.2s。
过流定值取IDZ=KKIAC=1.8×1.31≈2.36(A),式中KK为可靠系数,取1.8s,时限取0.5s。
2.3.2.2.2 第二组整定计算值如下
相电流二次值IE =[500/(11/√3)]/(50/5)≈2.62(A)
限时电流速断定值取IDZ=KKIAC=2.5×2.62≈6.55(A),式中KK为可靠系数,取2.5。按照规程要求,时限取0.1~0.2s,因此时限为0.2s。
过流定值取IDZ=KKIAC=1.8×2.62≈4.71(A),式中KK为可靠系数,取1.8s,时限取0.5s。
2.3.2.2.3 第三组整定计算值如下
相电流二次值IE =[750/(11/√3)]/(50/5)≈3.94(A)
限时电流速断定值取IDZ=KKIAC=2.5×3.94≈9.85(A),式中KK为可靠系数,取2.5。按照规程要求,时限取0.1~0.2s,因此时限为0.2s。
过流定值取IDZ=KKIAC=1.8×3.94≈7.09(A),式中KK为可靠系数,取1.8s,时限取0.5s。
根据对35kV刁口变整定计算结果与保护动作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在投入第二组时,之所以导致过流保护动作,原因是动作前装置定值为1.5A,0.5s,实际保护动作电流为2.50A。通过计算,第二组过流保护整定值应为4.71A,投入的定值远小于实际计算值,因此导致保护误动作,将微机保护单元定值按照计算结果重新投入后,运行正常。
3 结束语
《国家电网公司预防高压并联电容器事故措施》规定:采用电容器成套装置及集合式电容器时,应要求厂家提供保护计算方法和保护整定值并进行核算,避免电容器组保护定值错误而引发事故。电容器组保护动作后,应对电容器组进行检测,未经检测核实确无故障,不得再投运,避免带伤电容器再投运而引起爆炸起火。为此,我们向厂方索取了整定计算方法,并重新修订了整定计算值。
同时,在新电容器投入运行前,要求对电容器做不平衡保护动作试验,以检验保护装置参数设置和动作是否准确,试验方法是:对于成套装置,若每相有多台并联,可拆除一台电容器;若每相有多个串联段,可将多串联段中的一段短接,以人为制造一个不平衡故障,然后通电运行,看保护是否正确动作。电容器装置与其它电器设备不同,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严禁在不接入主保护(不平衡保护)的情况下合闸运行。
电荷放大器相关文章:电荷放大器原理 电容相关文章:电容原理 零序电流保护相关文章:零序电流保护原理 熔断器相关文章:熔断器原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