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仪器概念的多功能无纸记录仪的设计开发
2 多功能无纸记录仪的技术要求和系统功能
记录仪是工业生产自动化系统中十分常见的二次仪表





基于虚拟仪器的多功能无纸记录仪在技术上不仅要具备传统式仪表所应具有的电气性能和环境适应能力,而且还应具备如下的通用技术指标和系统功能:
(1)信号采样:设置模拟输入通道1~16路,采样周期可选0.25秒/0.5秒/1秒




(2)设置功能:系统应具有强大的设置功能,可对仪表的通道名称、量程、报警上下限、信号类型、单位、记录周期、流量累计、流量温度压力补偿参数等进行设置


(3)存储功能:配置硬盘,使存储历史数据量达GB级


(4)显示功能:全中文人机界面,显示信息丰富直观,操作简单


(5)连锁与报警功能:配置24点开关量输出通道,根据采样信号,提供简单的连锁和状态控制信号;并可任意设置各通道上限、上上限、下限、下下限报警,在各显示画面上实时显示报警值,同时实现报警输出

(6)数据管理功能:①显示各通道记录信号平均值、瞬时峰值、谷值等;②显示流量累积的班平均值、日平均值、月平均值;③显示流量累积的班累积值、日累积值、月累积值、年累积值;④提供常用数理统计工具,方便调用分析

(7)打印功能:可连接通用打印机,随时打印任意时刻历史数据,打印单通道和多通道趋势曲线、报警信息、流量累积值等

(8)流量温压补偿功能:包括对蒸汽、天然气、液体等各类流体的温压补偿


(9)通讯功能:可选择使用RS-232C、RS-485通道接口与计算机联网,进行远距离通讯,可多台仪表组网实现集中管理

(10)主要技术参数:
·显示精度:工程量实时显示精度为±0.3%FS(满量程),曲线棒状图显示及追忆精度为±0.5%FS;
·存储时间:仅受硬盘容量限制,一般16路模拟信号值可保存三年以上;
·通讯接口:提供RS-232C/RS-485两个串行通讯接口

以上技术指标和系统功能定义是多功能无纸记录仪软、硬件配置与设计的基本依据

3 多功能无纸记录仪的硬件平台与软件开发
3.1硬件方案
目前无纸记录仪的硬件平台的架构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采用通用型单片机(MCS51系列、MCS96系列、MCS196系列等)或专用掩膜电路,并辅以外围I/O通道、存储电路等,具有成本低廉的特点,但开发周期长、存储容量小、软件通用性差;第二类是采用ALL-IN-ONE结构模板,构成嵌入式PC机系统,具有结构紧凑、功能强大、可靠性高、兼容性好、应用灵活方便、支持自开发、开发周期短等特点


PC/104总线的嵌入式工控模板是针对工业应用环境的恶劣条件而设计的,与PC机完全兼容,硬件接口均符合PC机标准可直接驳接硬盘、软驱、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外部设备,共享PC机的设备驱动程序和其它基于PC的成熟软件

本机采用了PC/104家族中的PCM-3335模板,其配置为386SX-40CPU、板载4MRAM、一个ATA硬盘接口、一个1.44MB软驱接口、一个VGA接口、一个平板显示器接口、一个打印机并口和RS-232串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