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模拟技术 > 设计应用 > 基于运算放大器的PIN驱动器电路

基于运算放大器的PIN驱动器电路

作者: 时间:2010-11-09 来源:网络 收藏

  为正确端接脉冲发生器的输入阻抗,使之为50 Ω,需要确定差分放大器电路的输入阻抗。这可以利用公式5计算,得出RT = 51.55 Ω,与之最接近的标准1%电阻值为51.1 Ω。对于对称的输出摆幅,两个输入网络的阻抗必须相同。这意味着,反相输入阻抗必须将信号源的Thévenin阻抗和端接电阻纳入增益设置电阻R2。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87734.htm


  图8中,R2约比R1大20 Ω,以补偿源电阻RS与端接电阻RT的并联组合所引入的额外电阻(25 Ω)。将R4设为1.02 kΩ(最接近1.025 kΩ的标准电阻值),以确保两个电阻比相等,避免引入共模误差。输出电平转换很容易利用AD8137的VOCM引脚来实现,该引脚设置直流输出共模电平。本例中,VOCM引脚接地,以提供关于地的对称输出摆幅。

  电阻R5和R6设置稳态二极管电流,如公式6所示。


  电容C5和C6设置尖峰电流,该电流有助于注入和移除二极管中存储的电荷。可以根据特定二极管负载要求,调整这些电容的值,实现性能优化。尖峰电流可以由公式7计算。

  ADA4858-3 — 内置电荷泵的三通道

  许多应用只提供一个电源,这常常令电路设计人员感到为难,尤其是当需要在电路中提供低关断电容时。这种情况下,硅或GaAs PIN二极管驱动电路可以使用片上集成电荷泵的,而不需要外部负电源;其好处是可以显著节省空间、功耗和预算。

  高速电流反馈型三通道放大器ADA4858-3就是这样一种器件,它具有出色的特性,片上集成电荷泵,输出摆幅可以达到地电压以下–3 V至–1.8 V(具体取决于电源电压和负载)。该器件十分鲁棒,可以真正为其它电路提供最高50 mA的负电源电流。

  ADA4858-3为单电源系统中的互补PIN二极管微波开关驱动问题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解决方案。回顾图4,从中可以看出:即使很少量的反向偏置也有助于降低二极管电容CT,具体取决于PIN二极管的类型。此类驱动器对GaAs PIN二极管很有利,因为这种二极管通常不需要很大的负偏置就能使关断电容(CT)保持较小的值(图9)。

图9. GaAs CT电容与电压的关系

  图10所示电路用ADA4858-3作为PIN二极管驱动器。可以在输入端增加一个缓冲门,使该电路兼容TTL或其它逻辑。对此电路的要求是将TTL 0V至3.5V输入信号摆幅转换为互补–1.5V至+3.5V摆幅,用于驱动PIN二极管。

图10. ADA4858-3用作PIN二极管驱动器

  R1、R2、R3和U1C形成该电路的–1.5V基准电压,内部负电压CPO由片内电荷泵产生。电容C3和C4是电荷泵工作所必需的。负基准电压随后通过分压器(R5和R9)与VTTL输入以无源方式合并。所产生的电压(VRD)出现在U1B的同相输入端。U1B输出电压可以利用公式8计算。

  负基准电压也被馈送至放大器U1A,在其中与TTL输入合并,所得输出电压V2可以利用公式10计算。

  这些放大器采用电流反馈架构,因此必需注意反馈电阻的选择,反馈电阻对于放大器的稳定性和频率响应有着重要作用。对于本应用,反馈电阻设为294 Ω,这是数据手册所推荐的值。输出电压V1和V2分别可以用公式8和公式10表示。输出尖峰电流量可以利用公式3和电容C5、C6上的电压确定。设置PIN二极管导通电阻的稳态电流由R11与R12上的电压差确定,并取决于PIN二极管曲线和系统要求。

  对于本应用,RF开关负载为MASW210B-1硅PIN二极管单刀双掷(SPDT)开关,用于微波下变频器的前端(图11)。


图11. 下变频器功能框图

  开关输出波形和TTL输入信号如图12所示。请注意,上升沿和下降沿非常陡峭。由于开关的开关时间要求相对较慢(约为50 ns),因此本应用没有使用尖峰电容C5和C6。设置稳态二极管电流的电阻R11和R12均为330 Ω。

图12. 显示RF开关速度的波形


图13. 下变频器的频谱响应

  图13显示了下变频器前端的频谱响应;开关SW1位于固定位置,以消除插入损耗。请注意,图中不存在谐波或边带,充分表明没有明显的100 kHz开关伪像从ADA4858-3片内电荷泵散出,这是在此类应用中使用这些器件的重要考虑因素。

  结束语

  如以上三例所示,可以创造性地用作传统放大器的替代方案,其性能与PIN二极管专用驱动IC相当。此外,运算放大器可以提供增益调整和输入控制功能,而且当使用内置电荷泵的运算放大器时,无需负电源,这就提高了PIN二极管的驱动器和其它电路的设计灵活性。运算放大器易于使用和配置,可以相对轻松地解决复杂问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