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手机与无线通信 > 黑手机揭底 专家教你识别高招

黑手机揭底 专家教你识别高招

——
作者: 时间:2006-12-29 来源:金羊网 收藏
专家教你识别三大高招,技术观察价格均须敏感 

  连日来本报“追击”系列报道引起了业界和消费者的高度关注,如何识别“”成为读者最关切的问题。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行家,的“狐狸尾巴”一一露了出来——— 

  技术关 电子串号入网证是“硬件” 

  “要检查看中的手机是否黑货,查询电子串号是否一致是第一个硬招。[被屏蔽广告] ”专家介绍,每台手机都有唯一的电子串号(IMEI码),消费者购机时可查询一下手机的IMEI码: 

  在手机上按*#06#,一般会在手机上显示15个数字,这就是该机的IMEI码。然后打开手机的电池盖,在手机里有一张贴纸,上面也有一个IMEI码,这个码应该同手机上显示的IMEI码完全一致。然后再检查手机的外包装盒上的贴纸,上面也应该有一个IMEI码,这个码也应该同手机上显示的IMEI码完全一致。如果这三个码有不一致的地方或根本就是乱码,这个手机要么是水货要么就是主板被动过的拼装机。 

  “入网许可证缺失或造假可说是‘黑手机’非常普遍的硬伤。”据介绍,现在“黑手机”经销商虽可以花几元买来认证标识、入网许可证等私自贴上,初看很迷惑人;但真的入网许可证上有水印,有深有浅、有粗有细;而假的多为复印或打印机打印,表面颜色没有变化。 

  有销售人员透露,还可以用验钞机照一下入网许可证,真的入网许可证里面有防伪图案“CMII”。一般而言,入网许可证比较难造假,毕竟造假所需成本比较高。消费者还可以登录http://www.tenaa.com.cn,分别对手机的进网许可证、IMEI序列编码进行验证。 

观察关 留缝大藏灰尘易为翻新 

  在行家们看来,除进行上述技术化手段验证外,消费者现场对手机的观察也非常重要。 

  看外壳是第一关。翻新手机的外壳一般是仿原装,或是旧外壳精心打磨而成,所以手机外壳前后两个部分很容易出现闭合不紧、留缝很大,如果手指甲能插入手机上下盖的接缝,多是组装壳。此外,灰尘和使用痕迹也是翻新手机难以避免的,手机上下外壳间的缝隙,键盘周围的空隙,还有充电器插槽等处都是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翻盖手机的转轴处也会留下使用过的痕迹。

“另外查看机身螺丝是否崭新,有没有螺丝刀拧动过的痕迹也是很管用的一招。”行家提醒,许多新手机都有一股明显的檀香味,而旧手机和换壳机一般都没有这样的味道,或只是有加工时留下的异味。 

  看手机配件也能发现蹊跷。翻新手机和水货手机的配件一般都不齐全或者非原厂产品,尤其是电池等配件假冒非常普遍。另外,如果发现配套的充电器和耳机的插头上有划痕的话,那么这台手机也很可能不是全新的。 

  看保修条件也有端倪。向经销商询问手机的保修期并索要正规发票,“黑手机”通常无法享受正规手机“三包”规定的所有权益,因此一般没有保修期或保修期相对较短。如果销售商说他们自己负责保修也不能答应,因为正规手机都是全国联保。 

价格关 过于便宜须警惕是水货 

  俗话说,贪小便宜吃大亏。一款手机的价格透露出来的信息可谓是敏感信号,如果经销商报出的价格“十分便宜”,就要警惕了。所以消费者在购买手机前,可先了解一下手机价格,行货与“黑手机”的判断就大致有了谱。 

  行家普遍承认,对普通消费者来说,贴牌手机的识别是个很大问题。抠开手机后盖,在进网许可证上面所贴的是手机型号标志;而在手机外壳上,通常会有生产商的标志。如果是一个持有牌照的手机生产商自己生产的手机,这两个标志是一致的;如果两个标志不一致,其可能就是一部贴牌手机。 

  专家们都建议,要避免被“黑手机”所套,消费者最好到信誉好、重服务的正规销售店,手机应拥完备三包凭证、有效发票及三包卡,手机一旦出现问题才能保证权益。  





关键词: 黑手机 手机专题

评论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