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cPad的输电线路巡检系统设计
● 上传下载数据
数据下载将巡检所需的巡检任务信息、巡视卡信息、设备信息和图形信息传递到PDA本地,保证现场工作的顺利进行。数据上传将巡检结果信息和杆塔坐标同步到巡检数据库服务器。
● 坐标数据审核
杆塔位置坐标采集上传后需要审批才能进行位置更新。
缺陷管理
缺陷管理是巡检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针对巡视人员发现的隐患和缺陷进行流程化、规范化管理。
缺陷管理实现从缺陷记录(登记)、上报、审核、处理、消缺、验收等整个缺陷处理过程的全过程管理。
缺陷管理框架结构图(图4):
图4 缺陷管理框架结构图
系统利用工作流平台的核心引擎结合具体的缺陷流程业务进行处理。系统协调流程中的各个环节相互呼应,形成对整个业务流程的闭环管理。
系统对缺陷的查询统计支持多种展示方式,可以直接打印、输出到指定格式报表或导出EXCEL。
查询统计
包括人员统计、设备台帐统计、巡视任务统计和缺陷统计。统计结果能够以多种图表方式进行展现,包括饼图、柱状图、趋势线图等。统计结果能够进行WORD、EXCEL文件导出及打印功能。
PDA移动端功能设计
PDA移动端作为巡检系统的前端设备必须满足导航、监控、坐标采集、巡检信息录入和数据同步等管理要求。
电子地图组织
电网和背景地图是巡检系统PDA移动端的重要数据是系统功能实现的重要支撑,同时由于移动设备计算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必须针对地图数据的组织进行优化处理,保证地图浏览、巡线导航和信息录入的高效性。
PDA移动端系统采用物理分层的数据模型,管理背景地图和电网图。在图形显示方面,引进LOD技术思想。
“LOD”英文全名为:“Level of detail”,可译为“细节的分层显示”。“‘LOD’技术原来用于计算机三维视景显示,在生成时三维视景时,根据物体当时所在位置离视点距离的大小,分别调入详细程度不同的模型参与视景的生成。这样,既提高显示速度,又不会降低视景的逼真程度。”
按照巡检工作的要求,根据要素的重要程度将地图中的要素划分为不同的显示级别,给地图中的每一种级别添加“LOD”参数,该参数记录了要素的相对显示级别,当放大到一定程度时,才将该要素显示出来(表1)。
表1 LCD参数
其中“LOD”系数表示仅当地图层当前显示区域的范围小于等于“LOD系数×地图原始范围”时,该图层才显示,这就实现了“越放大,越详细”的视觉效果。
栅格地图一般为航空像片和遥感影像,在视觉上提供逼真、美观的效果。本系统采用矢量和栅格相结合的数据结构,分别以各自的数据结构存贮,需要时将它们调入内存,进行统一显示、查询与分析,栅格数据在整个背景地图中作为影像层存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