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cPad的输电线路巡检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
系统体系结构
从总体结构上,系统采用了B/S架构建设,包括服务端的管理功能和PDA移动端功能(图1)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79991.htm
图1 系统体系结构
系统功能设计
输电巡检主要由设备管理、巡视标准管理、巡检管理、缺陷管理、查询统计、PDA移动端功能、系统接口等功能模块组成。
系统在服务端完成设备管理、巡视标准管理、巡检管理、缺陷管理和查询统计等功能,服务器程序采用J2EE的B/S架构实现,根据巡视周期生成巡视任务,并为移动终端提供数据下载服务。
在移动端,巡线员使用PDA进行路经导航,通过GPS定位获取对应杆塔的巡检卡,根据现场情况填写巡检记录,同时根据需要可以进行杆塔坐标采集。
系统功能模块关系如(图2):
图2 系统功能模块关系图
设备管理设计
设备数据是线路巡检系统业务基础支撑,是系统的核心数据,设备管理功能必需具备业务调整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基于此指导思想,系统设计采用纵表的方式进行设备管理设计,能够灵活进行自定义属性满足业务扩展需要,大大降低系统的维护工作量,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灵活性。
设备管理包括:设备台帐管理、设备统计报表管理、设备资料管理。
设备台帐管理设计思路:
设计策略
对大型的设备和设备大类在数据库中建立对应的表,并建立完整的属性字段。
对于众多的小设备和附属设备采用描述表和值表相关联的方式来处理,不再对具体的一种设备创建一个具体的表。
描述表和值表实现关系图(图3):
图3 描述表和值表实现关系图
其中:
定义表的信息表——主要对定义这个表(设备类)的整体描述,
字段(条目)描述表——主要是对定性的新表的所有的设备的属性进行定义描述,包括数据类型等.
实际保存值的表——主要是用于具体设备记录的添加,根据字段表的定义进行具体值的存储。
解决方式的优点
可以避免为每种设备建立对应的数据表,降低对数据库的维护管理上复杂度和工作量。
便于设备属性结构的调整,新增、修改属性字段等对于表结构的操作都转化为对记录的操作,具有非常高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对于设备的维护操作可以进行统一处理,减少编码工作量。
巡视信息标准管理
根据国网公司的巡视规范《输电线路巡视DL/T 1006-2006》和设备管理规范,针对输电电网设备的实际特点和不同电压等级线路的实际运行状况,制定巡视内容、标准、缺陷定性字典库,保证巡检结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并依据巡视及线路运行情况对巡视内容、标准、缺陷定性字典库的进行定期完善和修改。
巡检管理
● 任务管理
任务管理可以周期自动产生巡视任务,并能支持添加临时任务、特巡、紧急任务,支持任务到期提醒。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