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电源与新能源 > 设计应用 > 电流驱动同步整流反激变换器的研究

电流驱动同步整流反激变换器的研究

作者: 时间:2011-02-21 来源:网络 收藏

Pturnon(SW)=CSWVon2fs(2)

其中:Vin-nVoVonVin+nV;

Vo为输出电压;

fs为开关频率。

也就是说,当原边开关在谐振电压的峰值开通时,电路的效率最低,相反,在谷值开通时,电路的效率最高。因为谐振的时间tDCM=t5-t4会随着输入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即Von会随着输入电压的变化而变化,从而电路的效率会随着输入电压的变化而发生扰动。另一方面,由于SR的输出电容CSW比一般的肖特基二极管要大,由式(1)可知,采用同步整流的电路的谐振电流要比采用肖特基二极管的电路大,这个电流流过SR,从而产生比较大的损耗。所以,如果电路的器件或者参数设计不当,用SR来代替二极管不一定能提高效率。

这个电路的另一种工作方式VFDCM就是基于这种思想产生的。t3时刻SR关断后,在VDS第一次到达谷底时(见图2的t4时刻)开通原边开关,就可以达到减小开关损耗的目的,可以从整体上提高电路效率。

3同步整流管的驱动

SR的驱动是同步整流电路的一个重要问题。有的电路可以采用自驱动,典型的电路比如采用有源箝位的正激电路,这种驱动由于是利用变压器副边的电压来驱动SR,不必另加电路,即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电路的效率。而有的时候为了能够更灵活地控制SR,则可以采用他驱动。

如前所述,只要采用零电流检测技术,反激电路也是可以采用自驱动。传统的电流驱动电路如图3所示。这种驱动电路是消耗能量的,为了减小这种损耗,电流检测线圈的压降必须尽可能低。实际电路中一般要达到整流管压降的1/10。比如说,在图3中,如果VSR=0.1V,则VCS要在0.01V左右。而SR的驱动电压至少要5V,这样会导致N2和N1的匝数比非常大。这不仅使得电流检测装置非常笨重,而且会增大漏感,影响到同步管的迅速开通。这也是这种电路不适合在高频下工作的原因。

为了解决电流检测电路所引起的损耗问题,提出了具有能量反馈(energyrecovery)的电流检测电路[2],如图4所示。

这个电路增加了一个能量反馈部分,通过N3和N4的作用,把电流检测的能量反馈到一个直流源里,这个直流源可以是电路中的任一直流电压,一般用输出电压来代替。有了这个电路后,VCS可以设计得比VSR还高,而不会引入额外的损耗。这样就解决了传统电流驱动电路匝数比大的缺点。

电路的基本工作过程如下,当电流从SR的源极流向漏极时,线圈N1上也流过同方向的电流,折算到线圈N2上的电流给SR的门极电容充电,当门极电压VGS折算到N3等于Vo时,二级管D1导通并且把能量从N1传递到直流源Vo。适当设计N2和N3的匝数比,N2上的电压可以用来驱动SR,只要SR上的电流持续流过N1,直流源Vo保持不变,SR的驱动电压就不会随着输入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当流经SR的电流降到零并且要反向流时,二级管D1关断,D2开通进行磁复位。SR的门极电压为负,从而关断。因此没有反向电流流过SR。在这种电流驱动电路中,SR的特性就像一个理想的二极管一样。

(a)Vin=40V时VDS(SW)与ipri波形 (b)Vin=40V时VSR与isec波形



关键词: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