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连蓄电池组的均充方法研究
充电时电池的荷电状态SOC(state of charge)可由下面的经验公式来得出,其中V是电池的端电压。
SOC=-0.24V 2+7.218V- 53.088 (1)
SOC是电池当前容量与额定容量之比,SOC=Q/Q TOTAL×100%。
通过把电压检测阶段末期检测到的电池电压转化为荷电状态,而单节电池的储存容量Qest,n与SOC存在相应的关系,Qest,n可以被估算出来。
在充电平衡阶段,从主充器充入单节电池的电量是IchTcep。其中,Tcep为一个充电周期内均充阶段的时间。为使在均充阶段达到单节电池储存容量的平衡,均充的目标Q tar应为:
(2)

但是,在被激发的旁路和其他电池之间的充电转换是相互影响的,单体电池经旁路输出给其他电池的电流和接收的充电电流很难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进行计算。不过,Gauss-Seidel迭代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期望的储存容量Q n可以用下式来计算:
(3)

其中,I dis,n是一个开关周期中的平均电流,I obt,n是从其他被触发的旁路中获得的电流。Q tar是理想状态下电池经充电周期Ts达到均充时的电荷量,Q n是期望的储存容量,取Q tar=Q n,即(2)、(3)相等。通过相应换算,得到占空比 的计算公式:
(4)

这里的函数f N只是一个示意函数,表示D n和D 2...D 3存在一定关系。
3 实验设计
为了验证本文的均衡充电方法,以两节单体电池组成的蓄电池组为例进行实验和分析,主要验证旁路中开关管对电压的调节作用。控制流程见图4。

图4 控制流程
由于没有现成的蓄电池,需用替代电池来进行实验。充电过程中蓄电池内阻和端电压都在不断变化,并且充电过程中电池蓄积能量,根据对蓄电池的物理性质的分析和相关资料,采用“电阻串联电容”来替代单体蓄电池来进行实验。
本实验中,选用两个小功率NPN管C1815(Q1、Q2)来替代开关管,用89C51芯片的P1.0和P1.1脚控制Q1、Q2的开关。同时,蓄电池的端电压V1和V2由差动放大电路采集,经A/D转换送到CPU。在整个过程中,电压每20ms采样一次,每隔1s上传上位机并保存并自动绘制曲线。图5为试验电路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