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变频器驱动电动机中浪涌对策的基础研究
3.3 过电压寿命(V- t)特性
采用三种(A、B、C)耐局部放电电线作为评价的试样,进行了V-t特性试验。试验装置与图2所示相同。
⑴ 使用高频交流电源的V-t特性(室温)
进行了相当于0种类的原来电线与耐局部放电电线作为试料的试验。图10所示为室温下的试验结果。试验频率10kHz时,在电压1.0 kVrms及1.5 kVrms 2个条件下做试验(rms-均方根值)。对比原来的电线,耐局部放电的无论哪种电线均为(50~200)倍的长寿命,这已得到确认。
⑵ 使用模拟变频器脉冲电源的V-t特性
同样地,相当于0种类的原来电线与耐局部放电电线作为试料,载体频率20kHz,在模拟(5脉冲/同极)电压2.15 kVo-p下进行试验。图11所示为试验结果。已经确认,对比原来电线,耐局部放电电线的几种试样(A、B、C),其寿命延长(25~100)倍。
⑶ 使用高频交流电源的V-t特性(高温)
设定实际运转时的温度,对V-t特性的温度依赖性进行了研讨。图12所示为高温下的V-t特性。耐局部放电电线A、B,室温下施加电压1kVrms时,显示出超过1000h的寿命。但试验温度(电线温度)达到135℃及以上时,寿命则为300h左右。可见,寿命已明显缩短。而原用电线的破坏时间约为2h,故比原来电线的寿命仍能确保150倍的寿命。如进一步把温度上升到195℃,则所有被评价试料的电线,在不足100h时绝缘就已损坏。原来电线的破坏时间约为1h,在此高温下,耐局部放电电线对比原用电线就显示不出什么优越性了。
图10 V-t特性(正弦波,室温)
室温下施加正弦波电压时的V-t特性,比原用电线寿命长50~200倍
图11 V-t特性(同极性脉冲,室温)
施加模拟变频器脉冲电压时的V-t特性,对比原来的电线寿命长25~100倍
图12 V-t特性(正弦波,高温)
室温下的V-t特性如图所示,图中可见,随着电线温度的升高,寿命降低
图13 耐局部放电电线的表面观察(V-t特性试验,135℃,1KVrms)
3.4 耐局部放电电线的表面观察
图13给出试验温度在135℃下进行的特性试验,对耐局部放电电线的表面观察(SEM)。从图中可见到漆包线的凝集物与放电痕迹。由于放电,表面受到侵蚀的外观一目了然。互扭的麻花线对(试料),在2根电线接触的地方①,由于局部放电导致绝缘皮膜受到侵蚀,已确认附着了侵蚀部的凝集物。该凝集物劣化、分解绝缘膜中的有机物,推测凝集的东西将析出在纳米填料的表面,其大小已达到约1μm。
电线相互间未接触的地方②,已见到无数的放电痕迹。由这2根电线间产生放电,可推测出卷入整个电线绝缘膜受侵蚀的情况。但是,在②中的侵蚀程度比电线接触处①的侵蚀小,仅限于绝缘膜表层的侵蚀。
4 归纳总结
⑴ 局部放电初始电压(PDIV)受波形、脉宽、频率的影响小,主要取决于波高值(Vp-p)。
⑵ 由变频器浪涌导致的PDIV,分为重复部(单极性)和极性相反部产生的2种情况。掌握实际采用的电压图形很重要。
⑶ 从局部放电电线的V-t特性上,已确认寿命为原来电线的100倍以上,应用于实际电动机上时,应考虑其运转的温度。
5 结束语
为了掌握变频器浪涌造成的电动机线圈导线绝缘的影响,对变频器浪涌导致的局部放电进行了特性试验。而且,作为变频器驱动中解决问题的一个环节,进行了耐局部放电电线的寿命试验。针对耐局部放电电线的实用化已取得了基本的研究成果。今后,对变频器驱动电动机存在课题的解决还要继续努力。目标旨在提供更多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电动机创造效益、服务社会。
原文作者和出处
*大石和城 Kazuki Oishi *吉靖浩Yasuhiro Yoshioka
インバ`タl与Cにおけるサ`ジ对策の基A视
《明电时报》通卷328号 2010 NO.3 P51-56■
电动机相关文章:电动机工作原理设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