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池组的老化 高效的双向主动平衡器可延长电池运行时间
电池之间的失配能大幅度地缩短运行时间
电池之间无论是容量还是 SoC 之间的失配都可能严重缩短电池组的可用容量,除非这些电池是平衡。要最大限度地提高电池组的容量,就要求在电池组充电和电池组放电时电池都是平衡。
在图 2 所示的例子中,电池组由 10 节电池串联组成,每节电池的容量均为100A-hr (标称值),容量最小的电池与容量最大的电池之间的容量误差为 ±10%,对该电池组充电或放电,直至达到预定的 SoC 限制为止。如果 SoC 值限制在 30% 至 70% 之间,而且没有进行容量平衡,那么在一个完整的充电 / 放电周期之后,相对于这些电池的理论可用容量,可用电池组容量降低了 25%。在电池组充电阶段,无源平衡从理论上可以让每节电池的 SoC 相同,但是在放电时,无法防止第 10 节电池在其他电池之前达到 30% 的 SoC 值。即使在电池组充电时采用无源平衡,在电池组放电时也会显著“丢失”容量 (容量不可用)。只有有源平衡解决放案才能实现“容量恢复”,有源平衡解决方案在电池组放电时从 SoC 值较高的电池向 SoC 值较低的电池重新分配电荷。
图 2:由于电池之间的失配而导致电池组容量损失的例子
图 3 说明了怎样采用“理想的”有源平衡,使由于电池之间的失配而“丢失”的容量得到 100% 的恢复。在稳定状态使用时,当电池组从 70% SoC 的“满”再充电状态放电时,实际上必须从第 1 号电池 (容量最高的电池) 取出所存储的电荷,将其转移到第 10 号电池 (容量最低的电池),否则,第 10 号电池会在其他电池之前达到其 30% 的最低 SoC 点,而且电池组放电必须停止,以防止进一步缩短寿命。类似地,在充电阶段,电荷必须从第 10 号电池移走,并重新分配给第 1 号电池,否则第 10 号电池会首先达到其 70% 的 SoC 上限,而且充电周期必须停止。在电池组工作寿命期的某时点上,电池老化的差异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电池之间的容量失配。只有有源平衡解决方案才能实现“容量恢复”,这种解决方案按照需要,从 SoC 值高的电池向 SoC 值低的电池重新分配电荷。要在电池组的寿命期内实现最大的电池组容量,就需要采用有源平衡解决方案,以高效率地给每节电池充电和放电,在电池组各处保持 SoC 平衡。
图 3:用理想有源平衡实现容量恢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