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嵌入式系统 > 设计应用 > 单片机控制下的ISD芯片内容复制电路的解决方案

单片机控制下的ISD芯片内容复制电路的解决方案

作者: 时间:2011-02-28 来源:网络 收藏

  在芯片中信息段不连续存储的情况下,我们不妨将第i信息段和第i+1信息段之间的空白行看为第i+1信息段的组成部分,这相当于第i+1段的前面部分记录了听不到声音的信息,并不影响听觉。另外,由于ISD芯片在播放过程中,输入地址保持不变,因此,如果源芯片所在系统电路便于测试,可直接通过测量的方法获得所有信息段的起始地址。

  3.2 内容复制电路设计要点

  ISD芯片内容复制电路如图4所示。图中略去电源、自动增益控制、XCLK等相关外围电路,这部分可参考图2。地址信号、控制信号和状态信号均为数字信号,可直接接至(如MSC51系列)I/O端口,但考虑到有些引脚的驱动能力有限,一般应加上拉电阻。例如,89C2051的P1口中的P1.0和P1.1是比较器端,没有内部上拉电阻,而P1口的其它端均有内部上拉,因此用P1口控制ISD芯片的地址线时,P1.0和P1.1两端应外接上拉电阻,否则地址控制会出错。


  在图4的复制电路中,源芯片工作在放音状态,从SP+输出的声音波形经过分压电阻R和隔直电容C的简单调整,即可被送入目的芯片的ANA IN输入端,在录音过程中被存储在目的芯片的E2PROM中。

  在程序设计中,通常把源芯片中所有信息段的起始地址放在一张表中,这样可以通过查表指令获取起始地址,便于对每个信息段进行放音录音操作。同时,应该注意程序中的延时处理,通常在给出启动录放操作的CE低电平之前,应插入1~10ms的延时,以确保PD、P/R和地址信号稳定;在查询到源芯片有效的EOM输出状态时,考虑到ISD2532芯片的EOM低电平宽度为12.5ms,这里也应加入12ms左右的延时;最后,在进入另一次循环处理下一信息段的复制之前,应相应地加入一些延时,以确保芯片能稳定工作。

  4 结束语

  本文在介绍ISD2532语音芯片原理的基础上,针对ISD2532芯片内容复制的问题,较为全面地给出了源芯片多信息段起始地址的获取方法,同时给出了一个简单单片机控制下的ISD芯片内容复制电路的解决方案。在调整相关参数情况下,该方案可适用于处理原理相近的ISD系列芯片的复制拷贝问题。

  由于 ISD芯片具有现场录音功能,ISD芯片在供电电源不稳定,特别是上、下电期间可能会出现误录音问题;同时,在允许用户自定义录音时可能存在录错音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的内容复制电路也可作为一个模块嵌入到实际系统中,作为恢复原始录音的一种解决方案。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关键词: 采集 单片机 放大器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