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光电显示 > 设计应用 > 一种新型平板式大功率LED照明装置微热管散热方案

一种新型平板式大功率LED照明装置微热管散热方案

作者: 时间:2012-05-04 来源:网络 收藏

图2单片翅片模拟结果图。(a)翅片温度分布图;(b)翅片温度梯度分布;(c)翅片热流密度分布。

图3为翅片间距分别为2mm和3mm的单排翅片温度分布情况。翅片间距为2mm时,各翅片温度分布不均匀,相邻翅片存在明显温差,如图3(a)所示。翅片间距为3mm时,各翅片温度分布基本一致,翅片与微热管接触的部位温度较高,穿孔处可达到60℃。可见,翅片间距对有直接的影响。相同条件下,翅片温差越小越好,因为对流传热是由空气与翅片的温度梯度驱动的。因此,本采用的翅片间距为3mm。

图3不同间距的翅片的温度分布图。

图4为单排模组的温度分布情况。芯片结温TJ=TC+PD·RJC,其中TC为衬底的温度,PD为的功耗,RJC为LED芯片结点到衬底的热阻。图4(a)为使用等直径铜管散热器的情况,芯片衬底的最高温度可达92.8℃,TJ=103.6℃。LED芯片在较高温度下工作,会影响芯片的使用寿命和出光效率。

图4(b)为使用微热管散热器的情况,TC最高为65℃,TJ为73℃,LED芯片的温度大大降低。

图4LED模组温度分布图。(a)铜管散热器;(b)微热管散热器。

图5LED模型温度分布(a)和热流密度分布(b)。

图5(a)为整个LED的温度分布图。翅片温度分布与单片的近似,每排翅片以及同排不同位置的翅片温度分布都基本相同。LED芯片衬底的最高温度为67℃,换算后结温为75℃,产生在3和4排铝基电路板中间位置的LED芯片上,与实验结果吻合。模组间距、翅片间距以及翅片本身的参数都有待进一步优化,可使此模型获得更好的散热效果。模拟结果的温度分布和实验测得的温度分布情况是吻合的,因此可以用模拟结果来一步核算每个散热模块的散热量。整个LED照明装置模型的热流密度分布如图5(b)所示,其平均热流密度为100W/m2,模组的传热量为平均热流密度与散热面积之积。因此,可计算单个模组的最大传热量为38W,略小于单个模组的最大散热理论计算值,这主要是因为在模拟分析时考虑了热场的耦合效应,使得对流散热作用减弱,传热量减小。

5实验及结果分析

该照明装置采用了两种实验方法进行对比测试分析。一种是采用非接触式红外温度测试仪测量LED芯片和翅片表面温度,其结果可以直观地反映结点温度的大小,如图6所示。另一种是采用K型热电偶对关键特征点进行接触式测量,如图7所示。

图6红外温度测试装置。

图7热电偶测温装置。

在红外测温方法中,LED表面的温度由红外测温仪直接测得,实验误差主要源于红外测温仪自身的误差(约为0.1℃)。在热电偶测温方法中,各个点的温度值由热电偶直接测得,误差主要由热电偶的测量误差和多次测量的读数误差组成。实验用热电偶为标准NiCr-NiSi的K型热电偶,在温度范围为-30~150℃时,绝对测量误差为0.2℃,相对测量误差为0.75%;读数的绝对误差为1℃,相对误差为1%。所以总的绝对误差为1.2℃,相对误差为1.75%。

图8为不同导热铝基电路板热平衡时的温度分布图和曲线。红外测温时,环境温度为30℃,且系统已运行60min达到热平衡。芯片衬底最高温度为67.7℃,经换算得LED芯片最高结温为75.7℃,芯片衬底最低温度为60℃(两基板中间空隙空气温度约为40℃)。基板的表面温度约为67℃,两侧的温度稍低于中间温度。2~5排温度分布相近,1,6排温度较低。2~5排基板周围热场干扰大,空气流动较弱,热量不易被带走,从而使其温度高于1,6排。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微热管散热LED芯片可以长时间工作,这表明该散热具有实用价值。

图8不同导热基板温度分布图和曲线。

图9不同排翅片表面的稳定温度分布图和曲线。

图9为LED翅片表面热平衡时的温度分布图和曲线,顺序与基板顺序相同,翅片表面最高温度为60.3℃,最低温度为52.8℃(两排翅片中间空隙空气温度约为46.9℃)。翅片表面温度中间高,两侧低,中间排翅片温度较高。此排翅片温度升高主要是对流散热效果不佳、热量不能及时对流到空气中所致。为使中间翅片获得更好的散热效果,可在适当的位置加风扇强排。

实验过程中,LED电源有一定的发热量,会使芯片组周围空气温度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对流散热的困难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考虑将电源单独放置。红外温度测试仪只能拍摄到某一平面的温度分布情况,温度会有些误差,但是可以用其代表LED系统整体温度分布状况,因为红外测温与热电偶直接测量结果一致。

图10为7个模组上相同位置点的热电偶测温得到的温度分布曲线。图中可以看出,各点在7个模组上的温度基本成正态分布,最高温度为61.2℃,最低温度为53.6℃,与红外温度测试仪测得的温度分布相吻合。在单个模组的不同点上,点1和点2的温度基本相等,点3的温度最低,因为点3处在模组翅片的最外层。图11为A,B,C,D4片翅片上不同点的温度分布。由理论知识可知,单片翅片上的温度成对称分布,所以在其1/4面积上取了5个点,点的位置分布如图12所示。可见翅片在整体翅片中的位置对翅片温度有很大的影响,而各片翅片的温度分布情况是一致的,离热管中心越远其温度越低,因为在热传导过程中温度会降低。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