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电容和红外线接近感应开发新一代人机界面
现在,人们对绿色、节能型电器日益关注。不仅是便携式电器,所有电器设备都开始考虑将节能环保理念应用于设计中。高效低功耗策略之一是最小化 CPU运行时间,最大化系统内尽可能多组件的休眠时间。通过采用下列机制,Silicon Labs降低了电容触摸感应MCU的整体系统功耗 :
背景扫描:即使CPU处于节能挂起模式时,由于CDC采用硬件实现,因此电容测量通道扫描可以完全自动运行。
自治式自动扫描:仅扫描和转换活动通道,而不是所有电容感应通道。
通道绑定:使用单一输入同时扫描多个通道的功耗,低于分别处理多个通道所需的功耗。例如,系统能够使用单一输入扫描整个滑动条,如果检测到任一活动通道被触摸则唤醒CPU。CPU一旦被唤醒,则分别扫描每个通道,判断哪个通道被触摸并开始识别手势。
集成LDO调节器:F99x MCU所集成的LDO电压调节器提供线性响应,同时维持所有电压下的恒定、超低有效电流。此外,F99x具备特殊电路,在LDO调节器处于睡眠模式下时,可以保持RAM内容。
灵活的工作电压:对于许多MCU而言,当工作电压降低时CPU也必须在较低频率下运行。因此增加运行时间和功耗。如果使用AA/AAA电池,即使MCU可 在最低2.2V下工作,也会浪费掉20%的电池寿命。由于在25MHz全功能运行条件下工作电压可降到1.8V ,F99x可在不同应用下实现最大化的电池寿命。
大多数MCU旨在优化运行或休眠时的功率效率。F99x架构在运行和休眠两种模式下都具有业内最低功率(见表1)。内部电源管理单元(PMU)限制了漏电,使运行和休眠模式下的电流不到F99x竞争产品的一半。
*在0.9 to 1.8 V下运行时,通过采用内部升压转换器,C8051F99x MCU获得更大平均功率效率。
表1:F99x运行和休眠模式功耗
快速触摸唤醒
降低功耗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关闭不再使用的设备显示屏和控制界面,并使整个系统处于休眠模式。界面设计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系统在休眠和运行模式之间 转换 时系统如何对用户响应,即如何更快被唤醒。在电容式感应系统中,系统处于休眠状态时,没有背光为用户指示电容按钮或滑动条的功能。因此,第一次按键仅用于 唤醒系统
采用接近传感技术,系统可以检测最远位于1米的用户。这使得用户在接近或到达设备时,接近传感器能够唤醒系统,并在用户准备按键时使显示器准备 就绪。在实际应用中,这改变了用户与设备进行交互的方式,使得系统更加智能和友好。例如,汽车音响或机顶盒等设备能够在不使用时关闭控制面板,而当用户靠 近时完全打开。
唤醒时间是指确认唤醒与执行首条指令之间的时间间隔。唤醒时间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调节器稳定性和模拟设备建立时间。在读取电容或接近传感器 时,CPU首先要执行的是模拟测量。如果模拟外围设备还未准备就绪,则会延长有效唤醒时间。唤醒时间不仅影响系统响应,也影响功效。在唤醒期间,MCU不 工作但仍然耗电。因此,缩短唤醒时间可以降低CPU唤醒过程中的功耗。
评估唤醒时间比较复杂,不同供应商采用不同的标准测量唤醒时间。有些MCU唤醒会触发中断服务例程(ISR),且必须等待直到模拟检测完成。在 这种情况下,唤醒时间是指从唤醒事件开始时到MCLK在适合的引脚上有效时,或到中断向量被取指令时。为了在首条代码指令执行前获得相同唤醒时间,开发人 员必须添加几个µs/CPU周期到测量中。
F99x MCU唤醒时间已经被优化,休眠到唤醒仅需2us。此外,它的模拟设备建立时间仅为1.7us,比竞争对手的MCU快了15倍。因此,从事件发生到首个模拟测量的有效唤醒时间不到4us,比最接近的竞争对手最高快7倍。
除了快速响应,F99x MCU具有市场上业内最低功耗的电容式触摸感应。它们具有在工作电压范围1.8-3.6V内150uA/MHz的出色性能,以及不到1uA的业内最低功耗 触摸唤醒电流。14个CDC通道具有超快速的40us获取时间、16位精度和内置的平均化处理,增加了可靠性;且对低频噪声和DC偏移干扰具有免疫能力。 F99x MCU的CDC是当前可用的最快最灵敏的电容数字转换器,而其他有相同灵敏度的产品需要超过1000倍长的采样时间。为了实现更高的感应可靠性,高度可编 程F99x MCU可使开发人员能够动态调整活动和非活动门限,以适应环境因素的变化(见图3)。
图3:为了实现更高感应可靠性,
开发者可以动态调整活动和非活动门限以适应环境因素的变化
Silicon Labs的QuickSense产品组合包括多种的感应器件。除了F99x MCU之外,Silicon Labs的F8xx和F7xx MCU系列产品也为多种应用提供高级的电容感应、最优的性能、高效的功耗以及较低的成本。对于接近传感而言,开发人员能够选择业内领先的Si1102红外 线接近传感器或者Si1120红外线接近感应和环境光传感器。两款器件都支持节能、单脉冲技术和非接触式手势识别。 Silicon Labs的红外线接近传感器是市场上感应速度最快的感应器件,提供最长的感应距离,且不会降低功效。
高级开发环境
随着嵌入式应用变得日益复杂,设计一个健壮的应用不仅需要经过验证的硬件,也需要产品化的软件和一流的开发工具。为了帮助开发 者,Silicon Labs提供QuickSense Studio开发套件,它结合了硬件、软件和开发工具,使得开发人员能够快速、轻松的把电容和接近感应应用到项目中。
从应用的角度来看,电容和接近传感器可以被看作系统的简单输入。通过API对它们的实现进行抽象处理,开发人员可以访问用户的交互信息,而不考 虑它们的来源。触摸或手势可以很容易地映射到特定的功能活动,从而大大简化了应用程序和界面的开发。易于使用的、基于图形用户接口(GUI)的 QuickSense配置向导(Configuration Wizard)通过生成所需的应用程序配置代码和固件驱动程序加速了开发进程,开发人员无需理解或编写用于监视传感器的MCU外设的底层代码。业界验证的 固件控制不同的电容感应接口选项 — 包括触摸按键、滑动条和滚轮 — 和电容接近传感器。开发人员可以完全控制重要的感应特性,如灵敏度、操作门限、响应速度和代码大小。
QuickSense Studio开发套件也能自动校准传感器,提供完整的调试和性能分析能力,确保产品设计响应快速、稳定可靠。例如,即使有相同尺寸和形状的开关,若考虑到 与其他导电元件的远近、地平面的影响以及电子干扰的存在,它们在印刷电路板(PCB)上的位置也会影响其活动和非活动状态的电容量。在开发和产品化期间, 每个开关都需要校准,并写入Flash存储器。此外,如果环境因素的影响(诸如温度、湿度、电压和污染)足够大,不正确的测量可以导致错误的感应事件。 QuickSense Studio开发套件通过定期重新配置这些环境因素,以适应它们的动态特性。
QuickSense Studio开发套件是市场上唯一同时支持电容和接近感应的开发工具,使开发人员能够使用单一开发环境设计完整的用户界面。除了配置向导之外,QuickSense Studio开发套件也通过以下特性加速产品设计:
红外线接近感应
环境光感应
电容按键和滑动条
电容式接近感应
复杂算法
手势识别
MCU控制和通讯
电容式触摸屏
Silicon Labs也提供多种完整的开发工具套件,协助开发人员把电容和接近感应集成到他们的应用中。这些资源包括完整的无线开发套件(WDS)、电池寿命评估器、示例代码和全面的应用笔记。
小结
有效的人机界面需要审美学与创新型电子设备交互方式相结合。在对系统成本和功耗影响较小的前提下,寻求产品差异化的制造商能够转向新一代电容 和接近感应界面,提供更易使用、更直观的用户体验。通过采用具有电容和接近感应能力的器件,如C8051F99x电容式触摸感应MCU和Si1120接近 传感器,开发者能够快速将新一代手势和非接触式界面应用到任意系统,方便的使用业界成熟的硬件和固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