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闭

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工控自动化 > 设计应用 > 级联编码在OFDM系统中性能分析

级联编码在OFDM系统中性能分析

作者: 时间:2011-09-21 来源:网络 收藏

1.3 交织器设计原理
中交织器的主要作用是抵抗信道的突发成片错误。交织器的设计目的就是把一组的成片错误分散到不同的分组之中。在这里选用实现较为简单的行列交织器。设计的时候,发射端,RS输出的数据按列写入交织器,CC器按行读取交织器内的数据;接收端,CC译码器按行向交织器写入译码后数据,RS译码器按列读取待译码数据。

2 仿真与
仿真参数如下:使用1 024个子载波,其中,768个传输数据,256个空载波,数据子载波中有12个导频子载波,有效数据占736个子载波,(255,239)的RS,(2,1,7)卷积编码,QPSK调制,外交织为45×32,内交织均为23 x 32,限幅滤波器、上下采样滤波器的系数通过Matlab产生,信道采用cost207中的TU六径模型,理想同步,LS信道估计。每种信噪比条件下,误码率取1 000次仿真平均值。
通过计算机Matlab仿真,可以得到系统分别采用级联编码、RS编码、CC编码和无编码编码情况下的曲线,如图5所示。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61470.htm

a.JPG


通过曲线图可以看到,在同样的系统参数条件下,不同的编码增益具有较大的差异。其中,级联编码具有最好的。在中高误码率条件下,级联编码比RS和CC单独编码大约有2 dB编码增益,最大值可达4 dB左右。在中低误码率条件下,卷积码与级联码的相接近,这主要是因为在中低误码率条件下,RS码的性能减弱,中和了级联码的性能,使得主要的编码增益来自于卷积码。

3 结论
通过Matlab环境,搭建出使用RS编码和卷积编码通过交织器级联作为信道编码方案的OFDM系统。仿真表明,级联编码的引入,使得OFDM系统性能具有显著的提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