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闭

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工控自动化 > 设计应用 > 无功补偿自控方案在电力设计中的应用比较

无功补偿自控方案在电力设计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 时间:2013-05-14 来源:网络 收藏

系统软件采用模块化结构,将各功能模块为信号采集模块、电网参数计算模块、电容器控制投切模块、键盘与显示模块等四个独立的编程调试程序块,既便是程序的移植和修改仍方便系统调试和连接。
例如,目前常用的WBB矿用隔爆型自动装置就是由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器通过实时检测系统功率和电压、电流,分组投切电容器,实现功率的。装置可实时显示功率因数、系统电压、负载电流、无功功率、温度、谐波百分比及电容器投切状态。并可实时在线设置变比、投入门限、切除门限、过电压、欠电压、谐波百分比上限、无功功率上下限等参数。
另一种基于ADμc812的单片机的智能无功控制系统如图3所示,该系统结构简单、造价低、工作稳定、适用性强。主要芯片有:ADp μc812、8255、ADM202,电容器的投切控制元件采用大功率的过零型固态继电器SSR,由于该元件本身封装有过零触发模块且自行工作不需CPU控制,既满足了补偿电容无冲击电流投切的要求,同时仍有效地克服了执行元件采用晶闸管控制模块所带来的控制复杂及易受干扰而产生误动作的弊端,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该系统的工作原理是:控制器在上电初始化后即打开INTO中断,过零检测模块在相电压正向过零时刻产生中断触发脉冲的下降沿,系统进入中断。系统在中断程序运行过程中测得电网无功电流及基波电压的有效值,从而计算出电网无功功率的盈缺量。系统以此盈缺量并辅之以电网电压作为投切判据,控制固态继电器动作,投入或切除补偿电容器,从而达到补偿无功功率的目的。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59379.htm

c.JPG


2.3 基于PLC控制的无功补偿
PLC是以微机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新一代工业控制装置。图4所示的电气结构图是在传统继电器接触器系统基础上改造的基于PLC控制技术的无功补偿。原系统的主回路、相角检测电路、输出电路、稳压电源继续采用,而加、减法电平转换与延时电路、时钟脉冲发生器、可逆计数器、清零电路、译码器等硬件电路的控制功能用PLC实现。由于相角检测电路的输出信号较弱,不足以驱动PLC的输入,所以该信号要经放大处理后,作为PLC的输入信号。根据系统的控制要求,利用PLC的软件实现自动控制。原输出电路中的三极管开关电路,用PLC的输出继电器实现。由于受到PLC输出点容量的限制,加入中间继电器作为输出电路。

d.JPG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