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齿蝶形超宽带天线的设计与研究
2 参数对天线性能的影响
对于本天线,影响其性能的参数主要包括蝶形张角大小、长宽大小、分齿位置等。可由文献知,蝶形天线张角为90°时相对其他角度,输入阻抗随频率变化更为平坦,具有更好的宽带特性,因此设计天线长宽尺寸相等(A=B),张角为直角。通过仿真发现,天线在尺寸的等比例放大的情况下,输入端驻波比波形基本保持不变,曲线整体向低频段移动。因此可以在确定天线结构后针对所需频段进行尺寸的等比例调整。同时,针对1 GHz以下的频段范围,分齿位置的变化时,天线输入端驻波比波形变化明显,而其他参数变化的影响有限。据此,确定分齿比例p为关键仿真参数。以下通过分齿天线与普通蝶形天线的对比,及不同分齿比例下天线性能的变化进行分析。
2.1 分齿蝶形天线与普通蝶形天线的性能对比
对两类天线进行建模仿真,其尺寸数据如下:普通蝶形天线A=B=200 mm,D=10 mm;分齿蝶形天线p=2,其他参数与普通蝶形天线相同。仿真得到两者的输入驻波比曲线(VSWR)如图2所示。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56992.htm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在相同尺寸下,分齿天线重量相对普通天线减少35.2%。同时,两者的驻波比随频率变化趋势相同,在600 MHz以下,两者性能基本一致。而在670~770 MHz部分,分齿天线相对于普通天线驻波比产生抖动。因此,当针对低频频段需求时,完全可以使用分齿结构代替普通结构、降低天线重量。
2.2 不同分齿位置对天线性能的影响
针对分齿蝶形天线,在上述基本参数的基础上(即A=B=200 mm,D=10 mm,n=9,E=A/17),改变分齿比例,研究分齿位置对天线性能的影响。经过多组仿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三条曲线(p=2,3,8),如图3所示。对比不同分齿比例的驻波比曲线,可以发现抖动出现的波段与分齿比例p直接相关。当p增大时(即分齿位置向馈电端靠近时),抖动部分向低频段移动,并且抖动幅度逐渐变小。其相对原普通蝶形天线重量分别减少35.3%,41.8%和46.3%,重量减轻比率逐渐增加。
3 实物设计与验证
为验证分齿结构天线的超宽带性能,下文针对特定频段,进行了设计优化与实物测试。
3.1 设计目标与仿真优化
设计目标为在300~480 MHz频段范围内,设计一款分齿蝶形超宽带天线,要求频段内其驻波比VSWR2,曲线平坦,相对原天线重量减轻率大于40%。
针对上述设计要求,依据关于分齿位置的仿真分析,对分尺蝶形天线进行了进一步结构改进、参数优化,得到如图4所示的天线驻波比曲线。其基本设计参数为A=B=172mm,D=10mm,n=9,p=3,E=10.12mm。如图4所示,仿真得到参数优化后的天线在300~496MHz频段内,VSWR 2,且波形平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