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手机与无线通信 > 设计应用 > NiosII的网络传真机图像传输系统设计

NiosII的网络传真机图像传输系统设计

作者: 时间:2011-02-16 来源:网络 收藏

3 网络传真图像软硬件实现
系统硬件使用Altera Cyclone EPlC20开发板,CPU为NiosII。开发板含有SMSC LAN91C111-NE MAC/PHY芯片,用于实现网络中的MAC/ PHY功能。操作系统采用μC/OS-II,TCP/IP协议栈使用移植到μC/OS-II中的Niche TCP/IP协议栈。由于μC/OS-II是多任务实时内核,故图像设计了4个任务(Task)。任务之间的通信使用消息队列MailStorageQ、PrintStorageQ,如图4所示。

d.JPG


Create Tiff Task:该任务负责创建Tiff文件,调用构造Tiff文件的函数创建Tiff文件,调用成功后将Tiff文件的首地址通过消息队列MailStorageQ传递给发送网络传真的任务SmtpClientTask。
SmtpClientTask:该任务负责以SMTP协议的命令形式与网络传真服务器进行通信,命令有EHLO、AUTH、RCPT、MAIL、DATA、QUIT等。传真文件以邮件附件的形式进行发送。一封待发送的网络传真格式邮件(简称“邮件”)定义如下:邮件头,接着是一个空行,然后是邮件体(即正文),正文之后是附件。邮件头主要包括Date、From、To、Subject、Message-ID、Mime-Version、Content-Type等。正文是协议规定的标签:值格式的文本行,主要包含有账号密码、发送参数、发送目标号码列表信息等。附件是传真数据文件(Tiff文件)的base64编码字符。正文和附件在邮件中被分为两个Boundary。
Pop3ClientTask:该任务负责以POP3协议的命令形式与网络传真服务器进行通信,进行网络传真的收取。NetfaxprintTask:该任务负责分析邮件,解析邮件头,提取出附件(Attachment),对附件进行base64解码,然后对Tiff文件进行解析,定位出MH编码数据,交由MH编码和打印控制电路进行Tiff文件(传真)打印。

4 测试与调试
测试环境以亚森公司(AsiaTelecom)的网络传真服务器为传真服务器,Altera Cyclone EP1C20开发板为网络传真终端,开发板连接到Internet。
发送的Tiff文件(网络传真)样张如图5所示。接收的Tiff文件(网络传真)也可以成功解码和打印输出。

e.JPG


该网络传真图像成功解决了网络传真的图像组织与传输、解码以及打印的技术难题,对开发网络传真机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传输系统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