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手机与无线通信 > 设计应用 > 一种基于RFID的涉密载体管理系统设计

一种基于RFID的涉密载体管理系统设计

作者: 时间:2013-05-18 来源:网络 收藏

2 硬件系统
系统的硬件部分包括标签、读写器、公共服务网络、中心计算机及附属设备等。其中公共服务网络、中心计算机及附属设备等部分较成熟,标签、读写器是我们讨论的重点。
技术可分为有源系列和无源系列。其中,有源具有更长的识别距离和更强的移动追踪能力。因此,系统采用有源设备。国内上海秀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SP-RFS-300基站式阅读器和SP-TGS-400防拆卸标签工作在2.4~2.45 G微波工作频段,数据传输速度高,距离远,功耗低。SP-RFS-300阅读器具有100标签/秒的识别速度和200标签同时读取能力,可识别大批快速移动的人或物同时进出,并有较高的工业可靠性和鲁棒性。SP-TGS-400防拆卸标签是一种工作频点在2.45 GHz的主动式标签,具有1 k存储空间并可扩展,最远识别距离达80 m。标签采用防拆卸设计,一经粘贴牢固后若遭遇外力强制拆除,则标签在重新授权之前不可再次使用,且会持续发送报警信号。这种设计很适用于防止上的标签被私自挪用,确保系统中电子标签和身份唯一合法。因此,在系统中可采用上述阅读器和标签。

3 软件系统
3.1 软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软件系统由涉密载体管理模块和涉密载体数据库模块两部分组成,运行在涉密载体管理中心的主机上。其中,涉密载体管理模块实现的功能:
1)对涉密载体信息的定义功能。按照固定的格式设定涉密载体的请领时间、密级、时限要求、运行范围等标签内容的信息。
2)标签读写功能。通过涉密载体管理中心主机对标签写入固定格式的涉密载体初始信息,并可读出标签中的数据在数据库模块中方便检索。
3)信息接收识别功能。接收各阅读器传送来的标签信息,对标签信息进行软件识别。
4)信息比对和报警功能。将读取的标签信息和涉密载体数据库模块中的信息进行比对。请领时间、时限、运行范围等达到设定警戒阈值时,触发报警,便于管理中心及时掌握涉密载体遗失或不规范操作的可能性。
5)显示功能。对传送到管理中心的多个读写器ID、涉密载体标签ID进行运算,涉密载体的位置,并可和地图板结合显示涉密载体的运转轨迹。
涉密载体数据库模块是涉密载体的信息中心,记载了涉密载体的来源、记载涉密信息内容、请领时间、密级、时限要求、运行范围、任务完成情况、载体回收、维修记录、载体销毁等内容。
软件功能构成如图2所示。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53485.htm

b.JPG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