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消费电子 > 业界动态 > IMS全面铺开 融合应用模式不明朗

IMS全面铺开 融合应用模式不明朗

——
作者: 时间:2006-06-22 来源: 收藏
专业电信及媒体业研究公司 Informa 的最新报告显示,虽然现在使用固话-移动融合(FM C ) 服务的人还不多,但是FMC服务将呈加速发展的态势:预计到明年,全球将有330万FMC用户;到2011年前,全球FMC服务将获得9200万用户,届时这部分用户每年花在FMC服务上的费用将达到280亿美元,占电信行业年收入的3%。一场融合大潮正向全球席卷而来。

   IMS强力推向前台

   “两年多以前听到更多人谈论的是NGN,但现在IMS已成为一个主流话题,这说明人们普遍认识到:融合本身需要统一的标准、开放的平台以及丰富多彩的业务。”诺基亚网络IP网络销售总监于晓晗博士这样对记者说。

   不仅如此,目前在全球范围内,IMS已经走出概念,并全面铺开,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开始接受IMS。特别是最近的几个月以来,不断有运营商开始试验和部署IMS网络的新闻。除 Sprint 、 Cingula r 等移动运营商外, Verzion 、AT&T、英国电信、法国电信等固网运营商及全业务运营商也开始了试验与部署IMS。

   据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信息所统计,截止到2006年3月,开始试验和部署IMS的运营商达22家。而据2006年2月 Lig htreading 公司对来自全球60个网络运营商实施IMS计划的调查来看:已有8%的运营商在部署IMS,超过60%的运营商将在2007年年底之前开始部署IMS ,19%的运营商在2007年之后部署IMS。这表明,IMS的大规模部署将在2006-2007年,而真正意义上的固定融合(FMC ) 业务的大规模商用将在2007年之后。

   “事实上,全球大部分商用的IMS网络都处于初级阶段,由于市场中的诸多因素,IMS是被运营商强力推上了前台。”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副院长赵慧玲说。

   驱动力各有不同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驱动运营商纷纷部署IMS呢?“从中国运营商来讲,中国电信以及中国网通眼下最关注的是移动化的问题,即如何借助自身现有优势,一旦实现移动化,能够一跃超过自己的竞争对手。从这一点出发,对现有资源的融合、整合和演进是中国电信等固网运营商最关心的话题。”于晓晗表示。

   “而对中国移动或者联通等移动运营商来说,如何发挥它在移动多媒体业务方面和终端用户的优势,进一步解决接入,也就是所谓‘ 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以使自己在固定和移动融合到来以后,可以提供相应的接入手段是首要解决的。第二考虑的才是进一步强调移动的优势。”于晓晗说。

   但于晓晗认为,不管移动还是固定,融合的技术核心应该是一样的,如果说有区别的话,移动运营商向固网融合,更多会考虑固网与原来的移动网或者以后的3G网络的引进关系,而固网运营商更多要考虑IMS为核心与原来固网的引进关系和互通关系。

   据了解,目前,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都已经开始了IMS的测试工。2005年11月,中国移动研发中心进行了第一期IMS实验室测试此外,由信息产业部牵头、中国移动组织的“IMS业务体验环境” 已于2006年1月开始测试,预计将在近期测试完毕。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目前虽然没有正式开始IMS的部署,但从业务融合的角度来看,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已经开始朝这个方向努力,如此前推出的QBOX就是一种FMC业务。

   应用模式尚不清晰

   尽管IMS已经在全球加快部署,但其应用还十分有限。据赵慧玲介绍,目前,IMS的应用大约分为四类:一类是给移动用户提供多媒体业务, Cingula r 、T- Mobile 、TIM、CSL、 Eurotel 等移动运营商均采取这种应用模式;第二是给企业用户提供融合的企业应用, Sprint 、 Telefonica 、SBC等运营商就是采用此方式为企业用户提供 IP CENTREX 业务的;还有一类是固定运营商给宽带用户提供VoIP 业务, Bell South 、KPN、 elefonica 等固定运营商均采用此模式为宽带用户提供VoIP的第二线业务;最后就是综合运营商为用户提供的固定和移动融合的IMS,目前比较热门的业务是 Wi - Fi 与移动网的业务切换。据悉, Cin gualr ( 移动)和SBC(固定)计划近期向企业提供 Wi - Fi VoIP与 WCDMA 电路域语音的切换,已经能够实现 Wi - Fi 到 WCDMA 的单向切换,BT和FT也于近期完成了类似业务的测试,但是实现方案有所不同。

   “目前IMS主要是在移动运营商中开始商用,固网运营商都还处于实验阶段。”赵慧玲说,“大部分运营商都已着手进行IMS实验,但只有少部分运营商开始进行IMS商用。”

   赵慧玲认为,总体来看,移动运营商主要是用IMS在移动网络的基础上来提供POC、视频共享等多媒体增值业务;固定运营商对IMS的应用重点集中在给企业客户提供 IP CENTREX 和公众客户的VoIP第二线业务;综合运营商则希望通过统一的IMS核心网接入固定和移动用户,目前对 WCDMA 与WLAN的语音切换业务十分关注。

   “但目前IMS的融合应用还处于实验阶段,具体的应用模式还不十分明朗。”赵慧玲表示。

   赵慧玲认为,IMS将成为统一的融合平台,但目前很吸引人的业务不多,支持IMS的硬终端还没有,大范围的互操作测试也还未进行。据 Gartn er 预测,IMS应该会在2-5年内走向成熟。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