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薄膜太阳能业务即将上市
薄膜困境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19532.htm走差异化路线,实际上是新奥集团的无奈之举。新奥集团采取的是非晶硅+微晶硅双结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能够生产最大尺寸为5.7m2的太阳能电池板,单条生产线年产能可达70MW。
但薄膜光伏的前景并不理想。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说,薄膜光伏的最大问题还是在转换效率和成本。“目前市场上90%以上还是晶体硅,薄膜的市场份额依旧很小。”
熟悉新奥的人士称,在2007年时,新奥在引进这条生产线时尝到了甜头,当年的业绩不错。
但随之而来的经济危机让整个薄膜光伏业务陷入困境。由于晶体硅电池的转换效率远远高于薄膜电池,在晶硅料价格持续下跌的情况下,更多的客户选择晶硅电池。“另一个原因则是晶硅技术已相对比较成熟,而薄膜技术主要掌握在国外手中,国内技术还不成熟,其转换率一直提高不上去。”孟宪淦说。
新奥的双结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的产品转换效率能达到9.2%;但晶硅电池的转换效率最高能够达到近20%,二者相差很大。
三年前,赛维LDK计划分阶段达到总产能为1GW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设计产能。但这项计划最终不得不放弃。
同样在薄膜领域遭受挫折的还有无锡尚德。据知情人士透露,尚德曾高调进入薄膜光伏领域,但最终因薄膜技术和成本不具备优势被迫放弃。
此外,2010年下半年,薄膜设备的主要提供商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宣布将退出成套提供薄膜硅类太阳能电池生产线的整体解决方案业务,转而致力于结晶硅类太阳能电池。
熟悉新奥的人士透露,新奥薄膜太阳能产品销售业务并不具备上市条件,因而此次上市中应不会装入上市公司。“等薄膜前景好了,产品销售业务收入上来了,可以通过增发的方式回购进上市公司。”上述人士说。
评论